目录
加入藏书阁
打赏
投票
分销链接
朝天子·志感
书名:元曲三百首 作者:荒漠绿洲 本章字数:762字 发布时间:2021-10-21 21:19:54

朝天子·志感

佚名 〔元代〕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①。老天只恁忒心偏②,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③,德过如闵骞④,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⑤。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⑥。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⑦,修身则大学⑧,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⑨。



注释

  ①夸荐:夸奖、抬举。

  ②只恁忒(tè)心偏:竟是如此的偏心。恁:如此。忒:太、特。

  ③志高如鲁连:志行高洁像战国时的鲁仲连。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即鲁仲连。

  ④德过如闵骞:德行超过了春秋时的闵子骞。闵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⑤夸俏:夸说他好。

  ⑥好和歹没条道:好或歹没有什么依据。

  ⑦立身则小学:卓然自立成人,要先学“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⑧大学:古代十五岁入大学,学经术。

  ⑨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有智和有能都跟不上有钱钞。鸭青钞:元代的一种纸币,因颜色呈鸭蛋青色,故名。



赏析

  这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

  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有人夸荐”为全文主旨。

  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返观全篇所写,两种人,两种命运,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照。读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不引起读者的反思。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不读书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智和能不及鸭青钞的丑恶现实,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他的精神所本,仍是当时已被践踏了的文化传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元曲三百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