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未可折,不折惜空回。 擁鼻撚一枝,也道探春來。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小梅未可折,不折惜空回。 擁鼻撚一枝,也道探春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中思歸樂,盡作思歸鳴。 爾是此山鳥,安得失鄉名。 應緣此山路,自古離人征。 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 我雖失鄉去,我無失鄉情。 慘舒在方寸,寵辱將何驚。 浮生居大塊,尋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樂,豈獨樂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問遠與近,何言殤與彭。 君看趙工部,八十支體輕。 交州二十載,一到長安城。 長安不須臾,復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歲,移鎮廣與荆。 歸朝新天子,濟濟爲上卿。 肌膚無瘴色,飲食康且寧。 長安一晝夜,死者如霣星。 喪車四門出,何關炎瘴縈。 況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江陵道塗近,楚俗雲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亭。 此去盡綿歷,豈無心賞幷。 紅餐日充腹,碧澗朝析酲。 開門待賓客,寄書安弟兄。 閑窮四聲韻,悶閱九部經。 身外皆委順,眼前隨所營。 此意久已定,誰能求苟榮。 所以官甚小,不畏權勢傾。 傾心豈不易,巧詐神之刑。 萬物有本性,況復人性靈。 金埋無土色,玉墜無瓦聲。 劒折有寸利,鏡破有片明。 我可俘爲囚,我可刃爲兵。 我心終不死,金石貫以誠。 此誠患不至,誠至道亦亨。 微哉滿山鳥,呌噪何足聽。
寄語雙蓮子,須知用意深。 莫嫌一點苦,便擬棄蓮心。
用心何況兩衙間,退食孜孜亦不閑。 壓酒曬書猶檢點,修琴取藥似交關。 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縣裏山。 平叔正堪湯餅試,風流不合問年顏。
洛陽才子姑蘇客,桂苑殊非故鄉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一片揚州五湖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蘭陵鎮前吹笛聲。 夜火人歸富春郭,秋風鶴唳石頭城。 周郎陸弟爲儔侶,對舞前溪歌白紵。 曲几書留小史家,草堂棋賭山陰墅。 衣冠若話外臺臣,先數夫君席上珍。 更聞臺閣求三語,遙想風流第一人。
三千里路禮師顏,師已歸真塔已關。 鬼神哭泣嗟無主,空山只見水潺湲。 (見《江西詩徵》卷八七)。
明王嶻嶪與天齊,勢壓諸峰不可梯。 霽雨孤鐘雲外渡,叫霜羣鴈月中棲。 仰觀碧落星辰近,俯視紅塵世界低。 七尺靈光雙彩展,石門金鼎謾留題。 (見同治丙寅刊齊召南修《溫州府志》卷二十八)(〖1〗同治《溫州府志》卷二十《名臣》錄《萬曆志》云:「吳畦,字正祥,家安國之盧村。 登進士第。 乾符中,爲河南節度使,督修黃河有功。 黃巢亂,奉勅破走之。 中和二年召入朝,同平章事。 文德元年,拜諫議大夫,進太子太保,封光祿大夫,勳柱國。 論事忤上意,貶潤州刺史。 會錢鏐爲鎮海節度使,不安其職,遂引退,家居而卒。 」出將入相如此,而史家闕如,甚爲可疑,今不取。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詩外編》引明人鄭思恭《崇禎南雁蕩山志》,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 明王峯在白雲山〖屬南雁蕩山〗。 」)。
江有歸舟,亦亂其流。 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揚于王庭,允焯其休。
不知眼界幾多闊,隠隠青山在天末。 湖光釀就琥珀濃,應助先生恣澆潑。 西風揺落黄花秋,江城有蟹供拍浮。 人如淵明亦不惡,肯使臨賦成悠悠。
亂後足漂零,所至倦遷客。 那知此江上,飛亭跨穹石。 客来贛山青,客去贛水寂。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来陌。
瀟水悠悠天際來,夾江古木抱山回。 柵中人物不滿把,日晏市散多蒼苔。 九疑巉天古雲埋,遥想帝子龍車迴。 心衰目極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