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枕頻移觸畫屏,無憀滋味厭殘更。 寒雞且道貪眠著,窗紙如何不肯明。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藤枕頻移觸畫屏,無憀滋味厭殘更。 寒雞且道貪眠著,窗紙如何不肯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餘輝。 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年年秋意緒,多向雨中生。 漸欲煙火近,稍憐衣服輕。 詠詩閑處立,憶事夜深行。 濩落尋常慣,淒涼別爲情。
樹上烏,洲中有樹巢若鋪。 百巢一樹知幾烏,一烏不下三四雛。 雛又生雛知幾雛,老烏未死雛已烏。 散向人間何處無,攫麑啄卵方可食。 男女羣強最多力,靈蛇萬古唯一珠。 豈可抨彈千萬億,吾不會天教爾輩多子孫,告訴天公天不言。
促促生有涯,營營意無限。 無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 恩榮不可恃,天道歸寸管。 老如影隨人,時若車下坂。 行者歸期盡,居人心更遠。 涼風日蕭條,親戚長在眼。 多憂知無奈,聖賢莫能免。 客鳥投本枝,生生復深淺。
長憶青山下,深居遂性情。 壘堦溪石淨,燒竹竈煙輕。 點筆圖雲勢,彈琴學鳥聲。 今朝知縣印,夢裏百憂生。
此生居此世,堪笑復堪悲。 在處有岐路,何人無別離。 長當多難日,愁過少年時。 窮達都判了,休閑鑷白髭。
江湖分兩路,此地是通津。 雲淨山浮翠,風高浪潑銀。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爲鄰。 俯仰煙波內,蜉蝣寄此身。
九垓垂定棄謀臣,一陣無功便殺身。 壯士誠知輕性命,不思辜負八千人。
(原爲長篇連續不斷。 劉復云:「卷殘,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現選錄十首。 〖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五云與伯三四一八卷爲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蘇二八五二等三卷。 今即據其所錄校補。 此組詩作者,張錫厚推測亦應爲王梵志,但尚缺明確的證據。 〗)。
甘泉坊裏林影黑,吳氏舍前書榜鮮。 床座畧容摩詰借,桂枝應待小山傳。 兵橫海內猶紛若,風到湖南還穆然。 勉效周生述孔業,賦詩吾獨愧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