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公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門。 舉家食粥焉用怪,但願漉酒巾常存。 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漂母哀王孫。 王孫功名立四極,方朔詼談干至尊。 我才不及三二子,摧藏自愧趨權閽。 前時永叔寄秉粟,一秋已免憂朝昏。 今君益之薪與菽,老馬病骨生精魂。 昨聞新拜歷陽守,王國久客虱處褌。 都水借船輕復淺,急趁寒汴流渾渾。 耳清眼明見野色,一聽江鶴醒若噴。 餘糧滯鈍不暇惜,均於朋契惟義惇。 設如河涸膠在步,縣邑亦足供雞豚。 却嗟我甑有時匱,莫與太倉黄鼠論。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魯公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門。 舉家食粥焉用怪,但願漉酒巾常存。 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漂母哀王孫。 王孫功名立四極,方朔詼談干至尊。 我才不及三二子,摧藏自愧趨權閽。 前時永叔寄秉粟,一秋已免憂朝昏。 今君益之薪與菽,老馬病骨生精魂。 昨聞新拜歷陽守,王國久客虱處褌。 都水借船輕復淺,急趁寒汴流渾渾。 耳清眼明見野色,一聽江鶴醒若噴。 餘糧滯鈍不暇惜,均於朋契惟義惇。 設如河涸膠在步,縣邑亦足供雞豚。 却嗟我甑有時匱,莫與太倉黄鼠論。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西掖馳名久,東陽出守時。 江山婺女分,風月隱侯詩。 別恨雙溪急,留歡五馬遲。 迴舟映沙嶼,未遠剩相思。
春天黃鳥囀,野逕白雲閒。 解帶依芳草,支頤想故山。 人行九州路,樹老五陵間。 誰道臨邛遠,相如自憶還。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裏風塵。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剪削乾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 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 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 潤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發聲。 山頭江底何悄悄,猨聲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 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稜節。 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下聲乍墜石沈重,高聲忽舉雲飄蕭。 明旦公堂陳宴席,主人命樂娛賓客。 碎絲細竹徒紛紛,宮調一聲雄出羣。 衆音覼縷不落道,有如部伍隨將軍。 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 若教頭白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
池荷葉正圓,長曆報時殫。 曠野雲蒸熱,空庭雨始寒。 蠅蚊猶得志,簟席若爲安。 浮世知誰是,勞歌共一懽。
滿卷玲瓏實碎金,展開無不稱人心。 曉眉歌得白居易,藐䓬盧郎更敢尋。 (二首見敦煌遺書斯六二○四卷,皆署「白侍郎」)。
浮雲捲盡綺霞明,藜杖扶行得晚晴。 斜日水邊鸂鶒影,孤煙林外鵓鳩聲。 且從樂處安心地,可向艱時觸志兵。 幽意欲言言不得,因君聊復動詩情。
揮策度絕壑,撐空見樓臺。 丹崖幾千仞,中有佛寺開。 老僧如遠公,譍門走蒿萊。 下馬問所適,褰衣指崔嵬。 飛闌倚石磴,曠蕩無纖埃。 坐久意頗愜,爽氣生樽罍。 仙棺是何人,蛻骨藏莓苔。 舉酒一酌之,慨然興我懷。 丹砂固未就,白鶴何時來。 不如生前樂,長嘯且銜盃。
垣屋參差綠樹邊,囚山光景餞華顛。 平川極目思秦地,大澤浮空憶楚天。 刺虎射麋俱已矣,舉杯開劍忽悽然。 此生終遣英雄笑,棘沒銅駝六十年。
輦路金絲半欲垂,外間玉爪未渠開。 上林柳色休多憶,更趁春風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