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聞天台久,未見天台狀。 去海知幾里,去天知幾丈。 峯嶺隠與出,巖壑背與向。 雲雷反在下,泉瀑反在上。 幽深無窮窺,杳渺無窮望。 至險可悸慄,至怪可駭喪。 石橋彎長弓,跨絕絃未放。 當時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爲六百石,亦見志所尚。 子欲廣異聞,可以一尋訪。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吾聞天台久,未見天台狀。 去海知幾里,去天知幾丈。 峯嶺隠與出,巖壑背與向。 雲雷反在下,泉瀑反在上。 幽深無窮窺,杳渺無窮望。 至險可悸慄,至怪可駭喪。 石橋彎長弓,跨絕絃未放。 當時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爲六百石,亦見志所尚。 子欲廣異聞,可以一尋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衡門亦無路,何況入西秦。 灸病不得穴,徒爲採艾人。
聞君遊靜境,雅具更摐摐。 竹傘遮雲徑,藤鞋踏蘚矼。 杖斑花不一,尊大癭成雙。 水鳥行沙嶼,山僧禮石幢。 已甘三秀味,誰念百牢腔。 遠棹投何處,殘陽到幾窗。 仙謠珠樹曲,村餉白醅[缸]。 地里方吳會,人風似冉厖。 探幽非遯世,尋勝肯迷邦。 爲讀江南傳,何賢過二龐。
松店茅軒向水開,東頭舍賃一裴徊。 窗吟苦爲秋江靜,枕夢驚因曉角催。 鄰舍見愁賒酒與,主人知去索錢來。 眼看白筆爲霖雨,肯使紅鱗便曝腮。
荆楚臘將殘,江湖蒼莽間。 孤舟載高興,千里向名山。 雪浪來無定,風帆去是閑。 石橋僧問我,應寄岳茶還。
鄉邑雖然異,銜恩萬國同。 遠朝來鳳闕,歸順賀宸聰。 昌(疑應作「冒」字)暑聞鶯囀,看花落晚紅。 辯清能擊論,學富早成功。 大教從西得,敷皂賜(一作「筵願」)向東。 今朝承聖旨,起坐沐天風。 (同前。 注「一作」者,爲伯三七二○卷之異文。 原署:「右街崇先寺內講論兼應制大德彥楚。 」)。
還源去,解脫無邊際。 和光與物同,如空不染世。
適賀一枝新,旋驚萬里分。 禮闈稱獨步,太學許能文。 征馬望春草,行人看暮雲。 遙知倚門處,江樹正氛氳。
曉雲紺瓦不飛霜,瑞靄融春十月陽。 電繞璇樞開上瑞,虹流華渚叶珍祥。 威騰紫塞天驕外,日拱蒼龍闕角傍。 今歲泰壇伸謁款,是宜萬壽詠無疆。
龍焙黄封錫有功,謹嚴正味德相同。 便知鈞播無求備,更借扶南兩腋風。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苟非達者寧無情。 倦游于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徑去真欣然。 只憂口紋有從理,一簪不著死道邊。 近聞有客自吳至,試問龍化今何年。 屬車南游今尚爾,翠華停停照江水。 會稽久闕神禹朝,再喜吳兒識天子。 徑山苕溪兩奇絕,鳳舞龍飛臨觀闕。 宮中又起白玉城,丹樓如霞高嵽嵲。 潮聲浩浩江風急,越水吳山動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顔色。 氣象不與巴山同,年來聞此益欲東。 但期生見翔鳳闕,豈敢望到明光宮。 舉頭試望長安日,遥想烏衣淚霑臆。 逢人寄書往問訊,流落猶爲帝城客。 山川雖異風景同,勿作楚囚相對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