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空山空復空,欹蘆倒荻雨和風。 却緣小隊旌旗過,教得青楓學著紅。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一眼空山空復空,欹蘆倒荻雨和風。 却緣小隊旌旗過,教得青楓學著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黃驄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 百戰能誇隴上兒,一身復作雲中客。 寒風動地氣蒼茫,橫吹先悲出塞長。 敲石軍中傳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漿。 前鋒直指陰山外,虜騎紛紛膽應碎。 匈奴破盡人看歸,金印酬功如斗大。
窮陰初莽蒼,離思漸氛氳。 殘雪午橋岸,斜陽伊水濱。
落日照平流,晴空萬里秋。 輕明動楓葉,點的亂沙鷗。 罾網魚梁靜,籉簦稻穗收。 不教行樂倦,冉冉下城樓。
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一泓秋水一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
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 (同前。 )(按:《清異錄》一書,題陶穀撰,今人指出書中部分內容爲陶穀身後事,因疑非其所撰。 今檢全書,可斷定出自宋初人之手,頗疑陶穀本有此稿,後人整理時又夾雜入其他內容。 自游士藻以下九人事迹無考,其生活時代,大致可確定在五代至宋初之十數年間,故統附於此。 )。
負琴兼杖藜,特地過巖西。 已見竹軒閉,又聞山鳥啼。 長松寒倚谷,細草暗連溪。 久立無人事,烟霞歸路迷。
正月初弦二月賒,小園春事已如麻。 强誇力健因移石,不減公忙爲種花。
區宇半荆棘,干戈猶未休。 屢空無計奈,多病不禁愁。 農具應須辦,朝簪便合投。 全家耕谷口,一飽更何憂。
舊事恍如前後身,龍門四紀更情親。 茅廬驚歎見斯客,天馬超騰感似人。 三逕草荒殘歲雨,一枝梅作渡江春。 莫言胡越方成別,纔隔雲濤莫問津。
人物南州望,風流一代英。 夙傳天上譽,早夢月中名。 車載三千牘,鵬飛九萬程。 向來辭泮水,端合上仙瀛。 接武虞廷邃,含香漢殿清。 漸看丹極近,首冠列星明。 準擬陪三接,周旋位六卿。 鑑分金背重,橐並紫荷輕。 未見恩綸出,那知謗篋盈。 去朝雲路杳,歸侍綵衣榮。 地借徽之竹,樓吹子晉笙。 赤心何所負,白眼不須驚。 自顧銜恩厚,親逢較藝精。 妍媸歸藻鑑,高下見文衡。 夢絕懷蛟異,詞非吐鳳成。 賦能窺小小,經漫說鏗鏗。 誤玷春官籍,終慙月旦評。 搶榆幾類鷃,出谷僅同鶑。 志慕青錢士,名參玉筍生。 別深秋鶴怨,歸問海鷗盟。 未作河西尉,聊爲江上行。 夜沈灘月釣,曉壓隴雲耕。 歲暮人初返,天寒雨未晴。 久稽從杖履,且復卧柴荆。 後見含深恧,微吟寫至情。 佇聽宣室召,鳳閣繼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