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晚泊漳州營頭亭

〔唐朝〕 歐陽詹

迴峯疊嶂遶庭隅,散點煙霞勝畫圖。 日暮華軒卷長箔,太清雲上對蓬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秋夜聞鴈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

    晚節聞君道趣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鴈,西城萬木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張南史 唐宋诗
  • 長門怨三首 二

    宮殿沈沈月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

    劉皂 唐宋诗
  • 思歸引

    重重作閨清旦鐍,兩耳深聲長不徹。 深宮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憤血。 焦桐彈罷絲自絕,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鄉不歸誰共穴,石上作蒲蒲九節。

    張祜 唐宋诗
  • 太湖詩 入林屋洞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爲玉京。 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 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 其門纔函丈,初若盤薄硎。 洞氣黑昳𥄴,苔髮紅鬇鬡。 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 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 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 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 脚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 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 俄爾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雲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 愁爲三官責,不敢攜一{賏/缶|瓦}。 昔云夏后氏,於此藏真經。 刻之以紫琳,祕之以丹瓊。 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靈。 焉得彼丈人,竊之不加刑。 石匱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書既云得,吳國由是傾。 蘚縫纔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將迴又伶俜。 却遵舊時道,半日出杳冥。 屨泥惹石髓,衣濕霑雲英。 玄籙乏仙骨,青文無絳名。 雖然入陰宮,不得朝上清。 對彼神仙窟,自厭濁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騎文星。

    皮日休 唐宋诗
  • 唐享太廟樂章 肅和

    天子享孝,工歌溥將。 射祼鬱鬯,乃焚膋薌。 臭以達旨,聲以求陽。 奉時烝嘗,永代不忘。

    張說 唐宋诗
  • 重聯句一首

    相將惜別且遲遲,未到新豐欲醉時。 去郡獨攜程氏酒,入朝可忘習家池。 仍憐故吏依依戀,自有清光處處隨。 晚景南徐何處宿,秋風北固不堪辭。 吳中詩酒饒佳興,秦地關山引夢思。 對酒已傷嘶馬去,銜恩只待掃門期。

    清晝 唐宋诗
  • 白雲亭(《全唐詩》八六○作許宣平《見李白詩又吟》,出入較多,故重錄。)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不如依舊再移居。 (《嚴陵集》二)(原列入無世次作者。 按《雲笈七籤》卷一一三錄沈汾《續仙傳》云:「羅萬象,不知何所人。 有文學,明天文,洞深於)(《易》,節操奇特。 惟布衣遊天下,居王屋山。 久之,遊羅浮山,遂結庵以居。 」《輿地紀勝》卷八引晏殊《類要》云:「唐羅萬象者分水縣人也。 隱於紫邏山。 節度使李德裕使人召之,聞之,更移入深山,依白雲而居,終身不出。 」今移此。 曹汛謂《五燈會元》卷三收大梅法常偈,與此多同。 )。

    羅萬象 唐宋诗
  • 抒懷上孫侍講學士

    僕本寒鄉士,始願託田隴。 偶與亨會并,遂竊空名寵。 黌胄信清閒,文書無倥傯。 牽絲玷外舉,挾冊陪春誦。 縹帙芸葉香,清池璧流壅。 雖均五能知,猶冀三陌踊。 有志慕孤直,多言畏奇中。 往往犯怒狙,時時遭嚇鳳。 脅肩方病畦,洗足幾成湩。 言充衛士爨,賦蓋吳人甕。 但望不汝瑕,安能賈予勇。 叢雲屬帝辰,烝油樂賢共。 前追三代風,旁鼓天下動。 方正召華郤,賢良命晁董。 務擢平津對,無罪賈生慟。 裒然羣儁來,燦若春葩縱。 咨予苦澀訥,望風猶陰拱。 愁多目似蒿,疾久带移孔。 直慮醒而狂,遂同微且尰。 三千御上方,八九吞雲夢。 訂正清廟詩,白罷旅獒貢。 夫寧本無志,良憂拙于用。 擊轅固歌鄙,殙金誠外重。 中夕撫躬嘆,明恩愧孤奉。 況復年苒苒,坐驚頭種種。 閒居昔有潘,廣宅今非仲。 塵容化衣襘,雨氣昏刀䩬。 所頼庇明哲,盱衡顧閒冗。 每辨驥垂耳,力排儒發冢。 不爾謝病歸,鉏釣事江葑。

    宋祁 唐宋诗
  • 陸左丞夫人鄭氏輓詞四首 其三

    軒冕三從盛,門庭五福優。 凄凉孝子淚,悲慟故山秋。 楊子新阡啟,班昭舊史留。 空堂對萱草,無復更忘憂。

    王銍 唐宋诗
  • 深溪鋪中二絕追路寄呈元將仲顯二使君 其一

    賀州歸去柳州還,分路千山與萬山。 把酒故人都別盡,今朝真箇出陽關。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