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薌林五十詠 百花洲

〔宋朝〕 楊萬里

茂苑猶香名,南陽已荒草。 更兼薌林中,三洲是三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張員外出牧岳州

    鳳凰銜詔與何人,善政多才寵寇恂。 臺上鴛鸞爭送遠,岳陽雲樹待行春。 自憐黃閣知音在,不厭彤幨出守頻。 應笑馮唐衰且拙,世情相見白頭新。

    錢起 唐宋诗
  • 皇帝感詞 四

    天樂下天中,雲輧儼在空。 鉛黃豔河漢,笑語合笙鏞。 已見長隨鳳,仍聞不避熊。 君王親試舞,閶闔靜無風。

    盧綸 唐宋诗
  • 寄衣曲

    織素縫衣獨苦辛,遠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貴從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無侍子,不得自到邊城裏。 殷勤爲看初著時,征夫身上宜不宜。

    張籍 唐宋诗
  • 公齋四詠 鶴屏

    三幅吹空縠,孰寫仙禽狀。 䯔耳側以聽,赤精曠如望。 引吭看雲勢,翹足臨池樣。 頗似近蓐席,還如入方丈。 盡日空不鳴,窮年但相向。 未許子晉乘,難教道林放。 貌既合羽儀,骨亦符法相。 願升君子堂,不必思崑閬。

    皮日休 唐宋诗
  • 贈江南僧

    忘機室亦空,禪與沃州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 繼後傳衣者,還須立雪中。

    方干 唐宋诗
  • 至分水戍

    行役忽離憂,復此愴分流。 濺石回湍咽,縈叢曲澗幽。 陰巖常結晦,宿莽競含秋。 況乃霜晨早,寒風入戍樓。

    駱賓王 唐宋诗
  • 秪(疑當作「抵」)剡

    秋渚涵容碧,秋水刷眼青。 排頭烟樹老,撲面水風腥。 上瀨復下瀨,長亭仍短亭。 夜船明月好,客夢滿流螢。 (《記纂淵海》卷九)。

    韋處厚 唐宋诗
  • 讖 二十二

    鳥來上高堂欲興(《天聖廣燈錄》作「驚」),白雲入地色還青。 天上金龍日月明,東陽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聖廣燈錄》作「珠」)輪重復輕,雖無心眼轉惺惺(《天聖廣燈錄》作「醒醒」)。 不見(《天聖廣燈錄》作「具」)耳目善觀聽,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天聖廣燈錄》作「籤」)名,意尋書卷錯開(《天聖廣燈錄》作「看」)經。 口談(《天聖廣燈錄》作「說」)恩幸心無情,或去或來身不停。 (以上七首見《卍續藏經》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見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處水」一首已見《祖堂集》。 《天聖廣燈錄》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稱名」一首,各首均無注)(按:以上諸讖,云爲菩提達磨所作,顯爲依托。 其作者,應爲南宗禪僧,較大的可能爲南嶽懷讓、馬祖道一一系的禪僧。 諸讖中所述事,以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爲最遲,因知作者應爲德宗以後人。 《祖堂集》成書於南唐間,諸讖僞托之下限,疑不遲於唐末。 )。

    菩提達摩 唐宋诗
  • 聞查建州陷賊寄鍾郎中

    聞道將軍輕壯圖,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蕭條返故居。 皓首應全蘇武節,故人誰得李陵書。 自憐放逐無長策,空使盧諶淚滿裾。

    徐鉉 唐宋诗
  •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遊石頭菴過三生藏窮深極峻遂登上封却下福嚴最愛廓然亭靜憩久之乘興入後洞置酒雲莊榭徘徊方廣閣山行崎嶇不可以馬雖筍輿傲兀小勞尚勝騎從之煩也既歸山前之翌日復會於堅伯兄小閣同安趙澗看北山餘雪披雲映日翠瑩瓏葱殆難模狀因訪季父廟令歡飲而罷集記所見成十五絕 其一四

    凍雨籠山秀木冰,斜陽側鏡遠峯澄。 罷籹羣玉褰雲障,寶髻珠花幾萬層。

    胡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