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題安福朱景源景雲所居二首 其一

〔宋朝〕 周必大

四始昭垂棠棣詩,九江屹立義門碑。 請君更學張公藝,忍字常爲一字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登復州南樓

    孤樹延春日,他山捲曙霞。 客心湖上鴈,歸思日邊花。 行李迷方久,歸期涉歲賒。

    錢起 唐宋诗
  • 贈王秘書

    不曾浪出謁公侯,唯向花間水畔遊。 每著新衣看藥竈,多收古器在書樓。 有官祗作山人老,平地能開洞穴幽。 自領閑司了無事,得來君處喜相留。

    張籍 唐宋诗
  • 子夜四時歌 春

    山連翠羽屏,草接煙華席。 望盡南飛燕,佳人斷消息。

    陸龜蒙 唐宋诗
  • 送二郎君歸長安

    我兒辭去淚雙流,蜀郡秦川兩處愁。 紅葉滿山歸故國,黃茅徧地住他州。 荷衣曉挂慙官吏,菱鏡秋窺訝鬢髹。 好向雲泉營舊隱,莫教莊叟畏犧牛。

    劉兼 唐宋诗
  • 聞友人駕前及第

    見心知命好,一別隔煙波。 世亂無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隨鑾輅轉,莫戀蜀山多。 必貢安時策,忠言奈爾何。

    貫休 唐宋诗
  • 死馬賦(伯三六一九)

    連山四望何高高,良馬本代君子勞;燕地冰堅傷凍骨,胡天霜縮落縮寒毛。 願君迴來鄉山道,道傍青青饒美草;鞭策尋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養)[二]疲老。 (「卷」,原卷作「養」。 )君其去去途未窮,悲鳴羸臥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風。 昔是浮光疑曳練,常時躡景如流電;長揪塵闇形影遙,(「長揪」,蔣、項皆云當作「長楸」。 )上策(林)[三](「策」,原卷作「葉」。 )日明蹤跡偏(徧)。 漢女[四]彈弦怨離別,楚王興歌苦征戰;赤血霑霑(君)[五]君不知,白骨辭君君不見。 少年馳射出幽幷,高秋搖落重橫行;雲中想見遊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從此畢;鹽車垂耳不知年,粧樓畫眉寧記日? 高門待封杳無期,遷喬題柱即長辭;(「遷喬」,蔣校作「僊橋」,指成都昇僊橋,用《華陽國志》載司馬相如事。 )八駿馳名終已矣,千金賣(買)骨復何時? ([一]劉希夷的詩在敦煌卷子裏面傳鈔的不少,如《白頭老翁》〖《全唐詩》作《代悲白頭翁》〗有三個寫本,並且題着劉希夷的名字。 和《死馬賦》寫在同一卷子〖伯三六一九〗上的,還有《擣衣篇》和《北邙篇》〖《全唐詩》作《洛川懷古》〗,《擣衣篇》也題着劉希夷的名字。 此題作「劉希移」,誤。 [二]依俞、劉說。 [三]依劉校。 [四]劉云:「漢女謂烏孫公主,見石崇《王明君辭序》。 」[五]依俞校。 )。

    劉希移 唐宋诗
  • 八一

    見病須慈遐,(「須慈遐」,伯三六五六卷作「須慈慜」,伯三五五八、斯二七一○、斯三三九三、伯四○九四卷作「慈須愍」。 )諸方速療醫。 (「速療」,伯三五五八卷作「早爲」,伯三六五六卷作「速爲」。 )若能行此行,大是不思議。 。

    王梵志 唐宋诗
  • 焚經臺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僞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見《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注。 日本《續藏經》本宋釋子昇、如祐輯《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稱此詩爲「唐太宗《題白馬寺》」。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以此詩歸無名氏,云「其聲調不類,要是後人妄託。 」然此詩徵引甚早。 《翻譯名義集》亦非僞妄之書。 同卷錄義淨三藏詩,亦初唐時人。 恐館臣之意不在聲類,而在此詩有玷太宗之盛德耳。 義淨詩亦誤錄。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已斥其妄。 初唐七律傳世甚少。 故重錄之。 )。

    太宗皇帝李世民 唐宋诗
  • 句 其三

    登樓千里月,欹枕一聲蟬。

    釋贊寧 唐宋诗
  • 季高送酒

    自接麯生蓬戶外,便呼伯雅竹床頭。 真逢幼婦著黄絹,直遣從事到青州。

    陳與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