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龍華山寺

〔宋朝〕 何耕

傑閣山爲佛,精廬地布金。 水涵空闊凈,路繞翠微深。 鳥下窺齋缽,龍歸識梵音。 城中塵瞇目,那得此幽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

    遙夜獨不寐,寂寥蓬戶中。 河明五陵上,月滿九門東。 舊知親友散,故園江海空。 懷歸正南望,此夕起秋風。

    戴叔倫 唐宋诗
  • 奉和聖製荅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

    秦地雄西夏,幷州近北胡。 禹行山啓路,舜在邑爲都。 忽視寒暄隔,深思險易殊。 四時宗伯敘,六義宰臣鋪。 徵作宮常應,星環日每紆。 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宋璟 唐宋诗
  • 早春魚亭山

    春氣動百草,紛榮時斷續。 白雲自高妙,裴回空山曲。 陽林花已紅,寒澗苔未綠。 伊余息人事,蕭寂無營欲。 客行雖云遠,翫之聊自足。

    薛稷 唐宋诗
  • 九日同羣僚登高(幷序)

    淡蕩晴暉雜素光,碧峯遙襯白雲長。 好看塞雁歸南浦,宜聽砧聲搗夕陽。 滿野旌旗皆動色,千株橘柚盡含芳。 錦袍分賜功臣後,因向龍山醉羽觴。

    錢鏐 唐宋诗
  • 教場

    豈知王子山前月,曾照曹劉夜戰來。

    崔覲 唐宋诗
  • 送丁道士歸南中

    孤雲無定鶴辭巢,自負焦桐不說勞。 服藥幾年期碧落,驗符何處呪丹毫。 子陵山曉紅雲密,青草湖平雪浪高。 從此人稀見蹤跡,還應選地種仙桃。

    譚用之 唐宋诗
  • 七月十二日偶成 其二

    塘南蓮吐錦,塘北樹成幄。 夜來已秋風,朝見一葉落。 呼酒玩餘景,行見紛索索。 人生如寄耳,何苦不行樂。

    張九成 唐宋诗
  • 續潘仲嚴秋夜歎

    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 空堂耿耿不成寐,起坐拔劍歌慨慷。 罷金樽,還獨酌,試一停杯問寥廓。 此身此世竟如何,摇摇驚燕巢風幕。 伊昔我生適太平,豈信中原有甲兵。 揚鞭走馬長安市,美人如玉酒如澠。 可惜太平留不住,一旦風塵沓回互。 誰知年少樂遊場,翻作敵人爭戰處。 烽火照天光奪日,殺氣騰空暗如霧。 皇家骨肉幾千人,盡逐鑾輿沙漠去。 回頭宮闕成一空,惟有山河在如故。 咄咄姦諛何誤國,二十年來啟邊隙。 邊隙已成猶自如,忍使吾民罹此極。 哀哉吾民亦何辜,父子連年死鋒鏑。 興言及此心膽寒,空對秋風淚橫臆。 淚橫臆,宇宙回旋雲失色。 我聞古亦有亂離,人道亂離今過昔。 一人厭奔走,四海念休息。 如何廊廟土木人,安坐恬然有肉食。 我今願得上方斬馬劍,盡取兇徒肆誅殛。 却總堂堂百萬師,浄掃邊塵空塞北。 莫言草芥無奇策,願蒙天子一前席。

    吳芾 唐宋诗
  • 和奉和嚴公軍城早秋

    金飇獵獵受降旌,虎帳纍纍細柳營。 坐屈遐荒三百萬,何須掠地與屠城。

    史浩 唐宋诗
  • 一百五日行

    一百五日東郊時,陂塘水滿雨如絲。 人家青烟不禁火,俚俗豈復思子推。 舊墳年多木已拱,新墳積土高纍纍。 老鴉飛鳴銜肉去,紙錢雨溼挂樹枝。 深松茂柏死自樂,地下應笑生人悲。 眼中青山身後塚,此事决定君何疑。 風吹雲破日下照,小灘碎礫光陸離。 停車暫憩道傍舍,解囊且補殘春詩。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