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發華州留別張侍御

〔唐朝〕 劉禹錫

束簡下延閣,買符驅短轅。 同人惜分袂,結念醉芳樽。 切切別弦急,蕭蕭征騎煩。 臨岐無限意,相視却忘言。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茶山詩

    禹貢通遠俗,所圖在安人。 後王失其本,職吏不敢陳。 亦有姦佞者,因茲欲求伸。 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 我來顧渚源,得與茶事親。 甿輟耕農耒,采采實苦辛。 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 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 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爲不春。 陰嶺芽未吐,使者牒已頻。 心爭造化功,走挺麋鹿均。 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 衆工何枯櫨,俯視彌傷神。 皇帝尚巡狩,東郊路多堙。 周迴遶天涯,所獻愈艱勤。 況減兵革困,重茲固疲民。 未知供御餘,誰合分此珍。 顧省忝邦守,又慙復因循。 茫茫滄海間,丹憤何由申。

    袁高 唐宋诗
  •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韻

    有事九龍廟,潔齋梵王祠。 玉簫何時絕,碧樹空涼颸。 吏散埃𡏖息,月高庭宇宜。 重城肅穆閉,澗水潺湲時。 人希夜復閑,慮靜境亦隨。 緬懷斷鰲足,凝想乘鸞姿。 朱明盛農節,膏澤方愆期。 瞻言五靈瑞,能救百穀萎。 咿喔晨雞鳴,闌干斗柄垂。 修容謁神像,注意陳正詞。 驚飆起泓泉,若調雷雨師。 黑煙聳鱗甲,灑液如棼絲。 豐隆震天衢,列缺揮火旗。 炎空忽淒緊,高霤懸綆縻。 生物已霶霈,濕雲稍離披。 丹霞啓南陸,白水含東菑。 熙熙飛走適,藹藹草樹滋。 浮光動宮觀,遠思盈川坻。 吳公敏於政,謝守工爲詩。 商山有病客,言賀舒龐眉。

    劉禹錫 唐宋诗
  • 道州敬酬何處士書情見贈

    意氣曾傾四國豪,偶來幽寺息塵勞。 嚴陵釣處江初滿,梁甫吟時月正高。 新識幾人知杞梓,故園何歲長蓬蒿。 期君自致青雲上,不用傷心歎二毛。

    呂溫 唐宋诗
  • 送黃賓于赴舉

    秋風昨夜滿瀟湘,衰柳殘蟬思客腸。 早是亂來無勝事,更堪江上揖離觴。 澄潭躍鯉搖輕浪,落日飛鳧趁遠檣。 漁父不須探去意,一枝春褭月中央。

    李咸用 唐宋诗
  • 關東獻兵部劉員外

    昨夜星辰動,仙郎近漢關。 玳筵吟雪罷,錦帳押春還。 已到青雲上,應棲絳圃間。 臨卭有詞賦,一爲奏天顏。

    吳融 唐宋诗
  • 其七

    黃昏候夜到更闌,爆竺驚聞把劍看。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飯加餐。 星移物換鬢花白,月落參橫燭淚乾。 怨女鸞孤來遶枕,征夫馬健不離鞍。 量弘宇宙無遺壤,令肅風霆欲裂山。 義重同胞堪搏虎,身輕戰甲不號寒。 灰飛葭管陽初復,拍落梅花歌示殘。 歌嘯未殘胡虜却,東南取道夕長安。 (以上均錄自廈門圖書館古籍部藏《潁川陳氏開漳族譜》,原注出《龍月公集》。 此譜爲陳禎祥撰,民國五年印。 陳元光詩皆承廈門大學中文系吳在慶同志錄示。 )(按:《文獻》一九八七年第三輯刊何池《新見唐陳元光佚詩》,云龍海縣東園鄉潭頭村藏《陳氏族譜》,亦收有陳元光詩,文字稍異。 惜未獲見參校。 )。

    陳元光 唐宋诗
  • 題汶川村居

    種茶巖接紅霞塢,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戲兒孫。

    滕白 唐宋诗
  • 壽處州徐守三首 其一

    僕射文章六百春,人間又見石麒麟。 朱顔白髮古仙伯,和氣清風今德人。 出處三朝常守道,承宣千里更宜民。 聖時共政須耆舊,歸去千秋輔紫宸。

    王之望 唐宋诗
  • 遺直堂六首 其五

    鄭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遺。 他年從事賢,手板空倒持。

    韓元吉 唐宋诗
  • 即事

    塈壁編茅養病翁,五更擁褐聽霜風。 老雞棲冷啼偏早,宿火灰深撥更紅。 知我向来惟斷簡,會心終竟在孤篷。 東歸已賣腰間劍,魯叟從今不諱窮。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