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八月十四日亦好亭遲月不至分韻得秋字

〔宋朝〕 喻良能

亦好登臨似庾樓,是中風月最宜秋。 素娥欲赴經年約,行雨潛分一段愁。 聊復飛觴追勝賞,何妨秉燭事清游。 明年此夕看明月,千里相思楚水頭。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癸巳歲吉甫圜丘攝事合於中書後閣宿齋常負忝媿移止於集賢院會門下相公以七言垂寄亦有所酬短章絕韻不足抒意因敘所懷奉寄相公兼呈集賢院諸學士

    淮海同三入,樞衡過六年。 廟齋兢永夕,書府會羣仙。 粉壁連霜曙,冰池對月圓。 歲時憂裏換,鐘漏靜中傳。 蓬髮顏空老,松心契獨全。 贈言因傅說,垂訓在三篇。

    李吉甫 唐宋诗
  • 御溝水

    萬壑朝溟海,縈迴歲月多。 無如此溝水,咫尺奉天波。

    盧肇 唐宋诗
  • 過故洛城

    七百數還窮,城池一旦空。 夕陽唯照草,危堞不勝風。 岸斷河聲別,田荒野色同。

    許棠 唐宋诗
  • 奉答燕公 二

    語別意淒淒,零陵湘水西。 佳人金谷返,愛(一作「遊」)子洞庭迷。 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啼。 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均見《結一廬叢書》本《張說之文集》卷七)(按:結一廬本此二詩下署「王琚」。 《四部叢刊》影印龍池草堂刊本《張說之集》收張說《贈趙公》後,無署名。 《全唐詩》卷九八均收趙冬曦名下,實誤。 趙公爲王琚之封爵,岑仲勉先生《唐集質疑·趙公》已有考證,可參看。 友人陳祖言撰《張說年譜》云:「前一首第三句『友寮同省閣』,琚先天元年八月擢拜中書侍郎,說二年七月爲中書令,即爲『同省閣』。 ……而冬曦無此經歷。 兩首詩俱言及零陵守,冬曦亦無此經歷。 又前首五、六句『我逐江潭雁,君隨海上鷗』,冬曦爲從六品下之侍御史,階卑辭謙,在其地唱酬詩中均無此等平起平坐之語。 且說離岳赴荆,冬曦送之,說則未嘗送冬曦也,故知必非冬曦詩。 」)。

    王琚 唐宋诗
  •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孟浩然 唐宋诗
  • 寇季膺古刀歌

    古刀寒鋒青槭槭,少年交結平陵客。 求之時代不可知,千痕萬穴如星離。 重疊泥沙更剝落,縱橫鱗甲相參差。 古物有靈知所適,貂裘拂之橫廣席。 陰森白日掩雲虹,錯落池光動金碧。 知君寶此誇絕代,求之不得心常愛。 厭見今時繞指柔,片鋒折刃猶堪佩。 高山成谷蒼海填,英豪埋沒誰所捐。 吳鉤斷馬不知處,幾度煙塵今獨全。 夜光投人人不畏,知君獨識精靈器。 酬恩結思心自知,死生好惡不相棄。 白虎司秋金氣清,高天寥落雲崢嶸。 月肅風淒古堂淨,精芒切切如有聲。 何不跨蓬萊,斬長鯨? 世人所好殊遼闊,千金買鉛徒一割。

    韋應物 唐宋诗
  • 曉登靈梵寺閣二首 其一

    晨氣霧露除,初日照高閣。 青山偪歲昏,碧樹霜餘落。 俯澗愛鳴泉,臨郊美華薄。 幽情歘自欣,鄉念頻成愕。 且寄當日閒,無論今與昨。

    張嵲 唐宋诗
  • 藉田禮畢因成七言

    青旗斜倚耕壇霧,膏壤遥迎御耦春。 二步不應踰舊禮,天心自欲勸蒸民。

    宋祁 唐宋诗
  • 送千二十姪五首 其五

    却喜君知取友端,詩情遊戲志睎顔。 更煩爲說開三逕,安得斯人數往還。

    李呂 唐宋诗
  • 己未春日山居雜興十二解 其三

    海棠雨後不勝佳,子細看來不是花。 西子織成新樣錦,清晨濯出錦江霞。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