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悠悠未見功,敢云凡質有仙風。 他年一鉢江湖去,先向苕溪訪葛洪。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栖筠
學道悠悠未見功,敢云凡質有仙風。 他年一鉢江湖去,先向苕溪訪葛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桃生葉婆娑,枝葉四向多。 高未出牆顛,蒿莧相凌摩。 植之三年餘,今年初試花。 秋來已成實,其陰良已嘉。 青蟬不來鳴,安得迅羽過。 常惡牽絲蟲,蒙冪成網羅。 顧託戲兒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結其實,磊磊充汝家。
鶴髮垂肩懶著巾,晚涼獨步楚江濱。 一帆暝色鷗邊雨,數尺筇枝物外身。 習巧未逢醫拙手,聞歌先識採蓮人。 笑看斥鷃飛翔去,樂處蓬萊便有春。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週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能仁矜幻苦,聖意愍重昏。 哀愚開攝受,訓誘方便門。 法身徧法界,攝化指祇園。 俱銷五道縛,共解四魔怨。 三修祛愛馬,六念靜心猿。 禪池澄定水,覺意動聲喧。 慧風吹法鼓,振我無明塵。 常須近善友,開我未曾聞。 (見同書卷八一《觀苦部》)。
一盞酒,一臠鮓,止見半臂著襴,何處口唇開袴。 (同前)(〖1〗《唐語林》云:「方干貌陋唇缺,味嗜魚鮓,性多譏戲。 蕭中丞典杭,軍倅吳傑,患眸子赤。 會宴於城樓飲,促召傑。 傑至,目爲風掠,不堪其苦。 憲笑命近座女伶,裂紅巾方寸帖臉,以障風掠。 時在席,因爲令戲傑曰〖略〗。 傑還之曰〖略〗。 一席絕倒。 爾後人多目干爲『方開袴』」。 按:《唐摭言》卷十三載方干與龍丘李主簿互嘲酒令,均爲六言四句,內容相近,爲同一嘲謔之不同傳本。 六言二首已收入《全唐詩》卷八七九。 )。
五色真龍上漢時,願把霓旌引煙策。 (見《南部新書》卷癸。 )(〖1〗《南部新書》:「高駢在淮南,有贄歌者,末章云〖略〗。 公說,乃辟爲從事。 及公遇害,有識者多嗤其言過也。 」)。
珠嶼蠣房魁海錯,左原蒓線冠溪毛。 韓公南食可曾見,張翰東歸徒自高。 鼎俎珍庖輸肉食,江湖佳味屬吾曹。 有無相易通家事,僮僕往來毋憚勞。
九重宵旰愛民深,令尹宜懷撫字心。 今日黄堂一盃酒,殷勤端爲慶民斟。
歸休謝去世間忙,看畫題詩引興長。 忽見遠山來几席,方知妙筆出閨房。 百杯歌徹行雲住,萬象心營點墨香。 珍重製成團月扇,清風滿座自生凉。
已是支離百不禁,况堪多病苦相侵。 村沽縱薄可不醉,梅半落時天政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