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碧雲收,中天素月流。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 斜輝猶可翫,移宴上西樓。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半夜碧雲收,中天素月流。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 斜輝猶可翫,移宴上西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池陽去去躍雕鞍,十里長亭百草乾。 衣袂障風金鏤細,劒光橫雪玉龍寒。 晴郊別岸鄉魂斷,曉樹啼烏客夢殘。 南館星郎東道主,搖鞭休問路行難。
隔煙花草遠濛濛,恨箇來時路不同。 正是停橈相遇處,鴛鴦飛去急流中。
柏臺蘭署四周旋,賓榻何妨雁影連。 纔見玳簪欹細柳,便知油幕勝紅蓮。 家從入洛聲名大,跡爲依劉事分偏。 爭奈亂罹人漸少,麥城新賦許誰傳。
賢宰宰斯邑,政聞閭里間。 都緣民訟少,長覺吏徒閑。 帆落樽前浦,鐘鳴枕上山。 回舟却惆悵,數宿釣魚灣。
閑中好,塵務不縈心。 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
不體(《類從》本作「航」。 〖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舟巳}」。 考云:「{舟巳}即那字。 慧超《傳》多用此字。 」)心淚(《類從》本作「渡」。 )自涓,(望按:「此句原脫一字。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1〗按詩前有小注,曰「詩一首。 在唐作」。 蓋從當時渤海藩國言,故曰「在唐」也。 又詩末題「大和二年四月十四日書」十字。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顧承甫等點校本《入唐求來巡禮行記》,參據多種版本校勘,較精審。 今錄異文如次:「公作而習之」,「作」作「僕」;「余之身期降物」,作「余亦身期絳物」;「入宗五臺」,「宗」作「室」;「青癡」,作「青瘀」;「仙大師己來日久」,「己」作「亡」;「位我之血」,「位」作「泣」;「不體心淚」,「體」作「航」。 )。
入室芝蘭氣不殊,逢君還憶見君初。 梅花正喜春懸鳯,藿葉俄同夏鱠魚。 下榻舊聞看孺子,負荆誰復謝相如。 艱難正詘平戎策,及早東游叩帝居。
星河耿耿寒煙浮,白龍銜月臨霜樓。 誰家砧弄細腰杵,一聲擣破江城秋。 雙桐老翠墮金井,高低冷逐西風緊。 靜如秋籟暗穿雲,天半驚鴻斷斜影。 哀音散落愁人耳,何處離情先喚起。 長信宮中葉滿階,洞庭湖上波平水。 萬里征夫眠未成,摇風擣月何丁丁。 楚關秦嶺有歸客,一枕夜長無限情。
縛虎斷蛟空有意,毀車殺馬且偷閒。 憑君呼我爲居士,一味臨流與看山。
明經與進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輕。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萊并。 不措一辭去,緣何祿代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