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沈氏小玲瓏二首 其二

〔宋朝〕 李洪

十載經行舊,松扉靜不關。 巖空覷天巧,心達覺身閒。 古洞無扃鎖,飛泉雜珮環。 何須採芝去,此地似商顔。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折楊柳十首 三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 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薛能 唐宋诗
  • 七月閨情

    七月坐涼宵,金波滿麗譙。 容華芳意改,枕席怨情饒。 錦字沾愁淚,羅裙緩細腰。 不如銀漢女,歲歲鵲成橋。

    袁暉 唐宋诗
  •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數峰嵐翠朝昏見,一徑莓苔出入疏。 宗炳不離廬嶽社,戴逵原在剡州居。 籬邊舊種千竿竹,架上新添百帙書。 弟侄一科雙折桂,不勞人問道何如。

    朱昂 唐宋诗
  • 有感

    不見罘罳闕,于今已十春。 素衣不忍棄,爲有洛陽塵。

    晁公遡 唐宋诗
  • 督幾先畫

    北固江山自有餘,不分清景到繩樞。 憑君筆底真三昧,幻出雲煙入坐隅。

    曾協 唐宋诗
  • 龍津橋

    燕石扶欄玉作堆,柳塘南北抱城迴。 西山剩放龍津水,留待官軍飲馬來。

    范成大 唐宋诗
  •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 紫竹

    西南産脩竹,色異東筠綠。 裁簫映檀脣,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梅堯臣 唐宋诗
  • 送張端明赴召 其一

    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駕早鳴珂。 金陵已奏三年課,玉燭宜調四氣和。

    周必大 唐宋诗
  • 送張待制知越州

    滄海東邊會稽郡,朱輪遠下相臣家。 已同雲漢星辰轉,不與鑑湖風月賒。 越箭抽萌供美茹,秦山堆翠照高牙。 買臣嚴助前時貴,破盜論功未足誇。

    梅堯臣 唐宋诗
  • 冬夜懷陳丈侍郎

    寒繒配新編,得公章貢信。 日日望公歸,枯株借餘潤。 公今向何所,寂寞返鄉郡。 風江困沿洄,雨嶺倦登頓。 豨膏運方穿,自古同此恨。 吾儕互驚惋,公意誰喜慍。 新醅醇易醉,晚稻香可飯。 已無越吟悲,那有楚騷怨。 平生白鷗盟,天與諧夙願。 玉音久不嗣,故歲行欲盡。 空齋撥殘灰,哀鴻有餘韻。 繫書元浪語,安否倩誰問。 寒燭識此懷,詩成泣餘寸。

    周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