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隠巖吳體

〔宋朝〕 李洪

屋頭日日闖雲山,簿領沉迷肯放閒。 一行作吏遽如許,三徑就荒那得還。 綠陰留與後人憩,叢桂時招好客攀。 邂逅清泉與白石,岸巾時得洗衰顔。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別劉員外長卿

    清如寒玉直如絲,世故多虞事莫期。 建德津亭人別夜,新安江水月明時。 爲文易老皆知苦,謫宦無名倍足悲。 不學朱雲能折檻,空羞獻納在丹墀。

    耿湋 唐宋诗
  • 新樓詩二十首

    綠波春水湖光滿,丹檻連楹碧嶂遙。 蘭鷁對飛漁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搖。 鬬疑斑虎歸三島,散作遊龍上九霄。 鼉鼓若雷爭勝負,柳堤花岸萬人招。

    李紳 唐宋诗
  • 四祖寺

    千株松下雙峰寺,一盞燈前萬里身。 自爲心猿不調伏,祖師元是世間人。

    趙嘏 唐宋诗
  • 過洞庭

    浩渺注橫流,千潭合萬湫。 半洪侵楚翼,一汊屬吳頭。 動軸當新霽,漫空正仲秋。 勢翻荆口迮,聲擁岳陽浮。 遠脈滋衡岳,微涼散橘州。 星辰連影動,嵐翠逐隅收。 漸落分行鴈,旋添趁伴舟。 昇騰人莫測,安穩路何憂。 氣與塵中別,言堪象外搜。 此身如麤了,來把一竿休。

    李嶼 唐宋诗
  • 宮池產瑞蓮

    雨露及萬物,嘉祥有瑞蓮。 香飄雞樹近,榮占鳳池先。 聖日臨雙麗,恩波照並妍。 願同指佞草,生向帝堯前。

    王貞白 唐宋诗
  • 牧豎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 臥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崔道融 唐宋诗
  • 聞誦法華經歌

    山色沈沈,松煙羃羃。 空林之下,盤陀之石。 石上有僧,結跏橫膝。 誦白蓮經,從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跡狼跡。 十片五片,異花狼籍。 偶然相見,未深相識。 知是古之人,今之人?是曇彥,是曇翼? 我聞此經有深旨,覺帝稱之有妙義。 合目冥心子細聽,醍醐滴入焦腸裏。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經之旨。 可憐彈指及舉手,不達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甚奇特。 空王要使羣生得,光輝一萬八千土。 土土皆作黃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 一得無心便休息,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驢乘匪端的,我亦當年不出戶。 不欲紅塵沾步武,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行行皆寶所,我亦當年愛吟詠。 將謂冥搜亂神定,今日親聞誦此經。 何妨筆硯資真性,我亦當年狎兒戲。 將謂光陰半虛棄,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聚沙非小事,我昔曾游山與水。 將謂他山非故里,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山河無寸地,我昔心猿未調伏。 常將金鎖虛拘束,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無物爲拳拲,師誦此經經一字。 字字爛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脣,不在齒,只在勞生方寸裏。 師誦此經經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 不在西,不在東,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腸,飯之腑,長者揚聲喚不迴。 何異聾,何異瞽,世人之耳非不聰,耳聰特向經中聾。 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經中盲。 合聰不聰,合明不明。 轆轤上下,浪死虛生。 世人縱識師之音,誰人能識師之心。 世人縱識師之形,誰人能識師之名。 師名醫王行佛令,來與衆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淨,邪者正,凡者聖,如是則非但天恭敬。 人恭敬,亦合龍讚詠。 鬼讚詠,佛讚詠,豈得背覺合塵之徒,不稽首而歸命。

    修雅 唐宋诗
  • 讚觀音勢至二菩薩(題擬)

    觀音助遠接,勢至輔遙迎。 寶瓶冠上顯,化佛頂前明。 俱遊十方剎,持華候九生。 願以慈悲手,提獎共西行。 (《宋高僧傳》卷十八《唐岸禪師傳》,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集》卷五作「惟岸」)。

    釋岸 唐宋诗
  • 辭北堂頌二首 一

    未了心源度數春,翻嗟浮世謾逡巡。 幾人得道空門裏,獨我淹留在世塵。 謹具尺書辭眷愛,願明大法報慈親。 不須灑淚頻相憶,譬似當初無我身。 。

    良价 唐宋诗
  • 酬慕容十一

    行行西陌返,駐幰問車公。 挾轂雙官騎,應門五尺僮。 老年如塞北,強起離牆東。 爲報壺丘子,來人道姓蒙。

    王維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