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尚善西禪寺沖虛宮詩 其一

〔宋朝〕 李洪

學道尤須惜寸陰,漫勞飯袋走叢林。 溈山自昔提宗印,閩嶠于今絕賞音。 得髓得皮無著相,非心非佛見機深。 豐干未免成饒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遊廢觀

    青幛倚丹田,荒涼數百年。 猶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藥敗金爐火,苔昏玉女泉。 歲時無壁畫,朝夕有階煙。 花柳三春節,江山四望懸。 悠然出塵網,從此狎神仙。

    楊炯 唐宋诗
  • 漁塘十六韻

    洛水分餘脈,穿巖出石稜。 碧經嵐氣重,清帶露華澄。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巢由應共到,劉阮想同登。 壁峻苔如畫,山昏霧似蒸。 撼松衣有雪,題石硯生冰。 路熟雲中客,名留域外僧。 飢猿尋落橡,鬬鼠墮高藤。 嶮樹臨溪亞,殘莎帶岸崩。 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 對景思任父,開圖想不興。 晚風輕浪疊,暮雨濕煙凝。 似泛靈槎出,如迎羽客昇。 仙源終不測,勝概自相仍。 欲別誠堪戀,長歸又未能。 他時操史筆,爲爾著良稱。

    韋莊 唐宋诗
  • 興唐寺

    (在歙縣郡城練水西,唐至德二年建。 宋太平舉國中勅改太平舉國寺。 )天台國清寺,天下稱四絕。 我來舉唐遊,於中更無別。 枿木劃斷雲,高峯頂積雪。 檻外一條溪,幾回流碎月。 (康熙《徽州府志》十八《寺觀》。 ○今按:此詩與前篇,異地異題,輾轉漢傳,各有可取之處。 《苕溪漁隱》所引,應即此一篇之末二句。 王琦未見此篇,不得稱《漁隱》以爲《題水西寺》斷句爲訛。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八謂此詩石刻在歙溪西太平寺。 〗)。

    李白 唐宋诗
  • 燈夕時在泗上五首 其二

    雲窗月檻仰乘輿,俯看香車出繡襦。 九陌人人歌帝力,不須微服過康衢。

    朱松 唐宋诗
  • 書齋十詠 筆架

    刻畫峰巒勢,尸功翰墨餘。 鎖窗閒晝永,高卧數中書。

    劉子翬 唐宋诗
  • 小隱芝草

    芝叢盈百見聞希,不數嘉禾連理枝。 紫蓋堆雲光點添,金莖蒙露色凝脂。 一時競秀園林勝,十載深藏天地知。 急辦軒楹尊瑞物,泥封詔墨有來期。

    洪适 唐宋诗
  • 垂絲海棠二首 其二

    不關殘醉未醒鬆,不爲春愁懶散中。 自是新晴生睡思,起來無力對東風。

    楊萬里 唐宋诗
  • 泗守朱表臣都官剏北園

    樹藝北壕上,直對高城陰。 使君朱輪來,歌管樽酒深。 風雷生淮雨,雲物冒楚岑。 戰舠習追逐,飛凌捷水禽。 不獨耳目觀,乃見預禦心。 事閑賓從樂,景美臺榭臨。 令人忘羈旅,灑慮起微吟。

    梅堯臣 唐宋诗
  • 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 其一

    衣冠今盛族,蘭玉舊家聲。 博古無遺悞,遭時有重名。 魂輿臨水發,靈馬向郊鳴。 歸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梅堯臣 唐宋诗
  • 鍊丹井

    荒巔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蘚石已摧剝,雲蘿閟清幽。 憶昔抱朴翁,煉液棲高丘。 朝飲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蟬蛻,巖花幾春秋。 但見虎豹蹏,印跡碧甃頭。 舉瓢酌寒泉,一飲銷百憂。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胡融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