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溪渺渺泛蘭舟,檥棹臨津得自留。 蓮社不知三伏熱,竹林獨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語,茗盌能消旅客愁。 所恨塵緣驅逐去,漫留名姓記曾游。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洪
思溪渺渺泛蘭舟,檥棹臨津得自留。 蓮社不知三伏熱,竹林獨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語,茗盌能消旅客愁。 所恨塵緣驅逐去,漫留名姓記曾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太華峰前是故鄉,路人遙指讀書堂。 如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
郭內青山寺,難論此崛奇。 白雲生院落,流水下城池。 石像雷霆啓,江沙鼎鼐期。 嶽僧來坐夏,秦客會題詩。 岡轉泉根滑,門升蘚級危。 紫微今日句,黃絹昔年碑。 歇鶴松低閣,鳴蛩徑出籬。 粉垣千堵束,金塔九層支。 啼鳥笙簧韻,開花錦繡姿。 清齋奔井邑,玄髮剃熊羆。 極浦征帆小,平蕪落日遲。 風篁清却暑,煙草綠無時。 信士三公作,靈蹤四絕推。 良遊如不宿,明月擬何之。
中丞爲國拔賢才,寒俊欣逢藻鑑開。
昔日公冶長,非罪遇縲絏。 聖人降其子,古來歎獨絕。 我無毫髪瑕,苦心懷冰雪。 今代多秀士,誰能繼明轍。
嘴長毛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 蒸處已將蒸葉裹,熟時兼(一作「更」)用杏漿澆。 紅鮮雅稱食盤飣(一作貯),軟熟真堪玉筯挑。 若把羶根來比並,羶根只合喫(一作「喚」)藤條。 (《五代詩話》七引《百斛明珠》。 《全五代詩》六十引《東坡志林》)(〖1〗見《仇池筆記》卷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七。 )。
雞黍經年契濶,池臺落日登臨。 千里空勞回首,一樽誰與論心。
筆下何曾有口,囊中更媿無錢。 聊把一言讚嘆,助成此段因緣。
漱玉亭邊百尺橋,游人平步玉虹腰。 憑欄下瞰清淵底,秋水無塵浸碧霄。
周郊奉犬用刑樽,堯蜡迎貓似捕神。 直是蘇公比臺諫,未知韓子喻家人。 鷹鸇化作鸞將鳳,獬廌移成騶與麟。 煦煦徐徐何必善,使知剛毅有深仁。
我聞洞巖幽,結友事臨眺。 浮言妨勝踐,悵望空永嘯。 歸來眩奇語,更欲窮䆗窱。 却尋兩翁意,宴坐得觀照。 鳴泉俯淙琤,穹石仰蒼峭。 共與前創古,三歎遺墨妙。 神遊恍不隔,仁宅忻有要。 回首鹿門期,寒雲生遠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