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前韻招鄭檢法

〔宋朝〕 項安世

人健萸真好,尊開菊自知。 無聊念前日,一笑及斯時。 高處雲如帽,愁邊雨欲絲。 能來紙窗底,相伴賦新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湖南客中春望

    鳴雁嘹嘹北向頻,淥波何處是通津。 風塵海內憐雙鬢,涕淚天涯慘一身。 故里音書應望絕,異鄉景物又更新。 便拋印綬從歸隱,吳渚香蓴漫吐春。

    顧況 唐宋诗
  • 遊天台山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羣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 鸞鶴自相羣,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 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纔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 仰看華蓋尖,赤日雲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脚雨。 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 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却孕元化母。 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 却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覩。 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 邈峻極天門,覰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 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雲叟,禮象登峻宇。 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 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採乳。 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張祜 唐宋诗
  • 太湖詩 三宿神景宮

    古觀岑且寂,幽人情自怡。 一來包天下,三宿湖之湄。 況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 玉泉浣衣後,金殿添香時。 客省高且敞,客牀蟠復奇。 石枕冷入腦,筍席寒侵肌。 氣清寐不著,起坐臨階墀。 松陰忽微照,獨見螢火芝。 素鶴警微露,白蓮明暗池。 窗櫺帶乳蘚,壁縫含雲蕤。 聞磬走魍魎,見燭奔羈雌。 沆瀣欲滴瀝,芭蕉未離披。 五更山蟬響,醒發如吹篪。 杉風忽然起,飄破步虛詞。 道客巾屨樣,上清朝禮儀。 明發作此事,豈復甘趨馳。

    皮日休 唐宋诗
  • 喜聞三十弟消息

    喜得真消息,仍安嶺表居。 深知道路遠,不在信音疏。 荔子應憐汝,檳榔敢笑渠。 一年看又盡,兄弟意何如。

    李處權 唐宋诗
  • 七夕後一日寄陳巨濟

    高樓昨夜西風轉,耿耿銀河雲葉卷。 擎空皎月弄嬋娟,領略溪山堪指點。 秋光次第磨青銅,一味清凉襲庭院。 遥知天外鵲橋成,織女牛郎會佳燕。 凭高翻憶鳳樓人,慇懃乞巧陳芳奠。 可堪目斷心旌揺,砌成幽恨無人展。 促樽欣得莫逆交,脈脈閒愁憑理遣。 清狂舉白話平生,午夜香燃殘寶篆。 凄凉此際憶年時,爛漫瓊樓興不淺。

    歐陽澈 唐宋诗
  • 立春日有感

    三見春歸人未歸,天涯依舊賦春詩。 一官得失不相補,萬事乘除只自知。 年去年來供屈指,嶺南嶺北入支頤。 柳眉桃臉競時節,難遣東風染鬢絲。

    黄公度 唐宋诗
  • 木芙蓉 其二

    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艷新。 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

    宋祁 唐宋诗
  • 喜雨偈 其二

    救旱無方種種求,老龍誰識隱巖湫。 茅山居士興慈願,一叱風雲四百州。

    釋了思 唐宋诗
  • 耘老弟於新廳之後起樓名之曰疊翠有詩因次韻

    樓成疊翠相奇奇,不羨圍屏錦繡機。 卜築又新王粲宅,登臨莫下董生帷。 高吟得助添新卷,清賞何須貯舞衣。 問舍却憐吾未就,歸心長與落霞飛。

    虞儔 唐宋诗
  • 葉信父家聽琵琶

    娉婷未嫁惜琵琶,借與詩人著意誇。 不數前人推引曲,只矜趙女綺羅花。

    袁說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