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菲食繼唐虞,北望中原憶故墟。 嗟我懷人無憚遠,參卿軍事且煩渠。 急須把酒澆天口,早與歸朝說地輿。 湖水小儒無籍在,十年猶佩兔園書。
无
其他无
〔宋朝〕 項安世
君王菲食繼唐虞,北望中原憶故墟。 嗟我懷人無憚遠,參卿軍事且煩渠。 急須把酒澆天口,早與歸朝說地輿。 湖水小儒無籍在,十年猶佩兔園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千萬乘驄沈司戶,不須惆悵郢中遊。 幾年白雪無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樓。
杜門聊自適,湖水在窗間。 縱得滄洲去,無過白日閑。 多慵空好道,少賤早凋顏。 獨有東山月,依依自往還。
四面雲屏一帶天,是非斷得自翛然。 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竹蔭亭除蘚色濃,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門時有棲禪客,灑酒多招採藥翁。 江近好聽菱芡雨,徑香偏愛蕙蘭風。 我慙名宦猶拘束,脫屣心情未得同。
駕鶴排朱霧,乘鸞入紫煙。 凌晨味潭菊,薄暮翫峰蓮。 玉葉低梁下,金飀引窗前。 嘯傲雲霞際,留情鱗羽年。
月樣團圓水漾(《金石萃編》作「樣」。 )清,好將香閤(《萃編》作「閣」)伴閑身。 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當如見故人。 (〖1〗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五曰:「右鏡徑二寸八分,鼻鈕正書七言絕句一首曰〖詩不重錄〗。 外折枝花四枝。 按段若膺《四聲音韻表》,清在第十一部,身在第十二部。 然《易·彖象傳》天命淵賢信民人賓,與形成貞寧生正平精清等字幷用,是二部古有相合。 唐人首句押韻雖不必拘拘,然未有無故牽入者。 此清字可込其未備。 」〖2〗按此詩亦載王昶《金石萃編》卷一百十八,錄其按語如下:「按《山左金石志》跋此銘,謂首句清字與身人同韻,補段若膺《四聲音韻表》所未備。 然七言律絕起句,晚唐五代多有借韻者。 且真文庚青自古間有通用,顧氏寧人、毛氏大可於《唐韻正》及《古今通韻史》已詳載之,不足異也。 」)。
九鍊鉛精大道成,我家何慮不長生? 朝尋弄玉過仙府,暮謁麻姑入太清。 神照本來自靈氣,漢武榮知有俗情。 萬事只今空寂寞,一生飄蕩落浮名。 (《大還丹照鑑》)(按:《茅山志》卷七載唐成延昭號沖虛先生,未知即其人否。 )。
勁風吹北林,落葉舞南牖。 歲序忽已高,崢嶸薄星斗。 大化驅羣物,始終迭相授。 羲和亦何爲,挾日但西走。 少壯馳目前,衰頹躡人後。 星星兩霜鬢,伴我老成醜。 學道苦嗟晚,捫心更餘咎。 茲意將奈何,投身就杯酒。
答書牛馬走,卜疏草茅人。 久謝輪囷器,羞言阿堵神。 觸籠摧勁翮,喣沫瀑窮鱗。 尚欲求糟粕,心知老斲輪。
舊聞沙漠寒,磧鹵一丈雪。 誰憐牧羝人,白首持漢節。 朝廷北顧憂,歲晚不忍說。 寄言上林雁,何事音信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