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末利

〔宋朝〕 朱熹

曠然塵慮盡,爲對夕花明。 密葉低層幄,冰蕤亂玉英。 不因秋露濕,詎識此香清。 預恐芳菲盡,微吟遶砌行。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秋中寄崔道士

    貧居雀喧噪,況乃靜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聞露滴。 旁有一桮酒,歡然如對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筆墨白。 平生志舒豁,難可似茲夕。 四肢得自便,雖勞不爲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穀口不嘗,比僧更閑寂。 我今暫得安,自謂脫幽戚。 君身長逍遙,日月爭老得。

    姚合 唐宋诗
  • 訪題表兄王藻渭上別業

    桑林搖落渭川西,蓼水瀰瀰接稻泥。 幽檻靜來魚唱遠,暝天寒極鴈行低。 濁醪最稱看山醉,冷句偏宜選竹題。 中表人稀離亂後,花時莫惜重相攜。

    鄭谷 唐宋诗
  • 燕子龕禪師

    山中燕子龕,路劇羊腸惡。 裂地競盤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 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生長居紫閣。 六時自搥磬,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雲,斫漆響丹壑。 行隨拾栗猿,歸對巢松鶴。 時許山神請,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蜀物多淹泊。 巖腹乍旁穿,澗脣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 鳥道悉已平,龍宮爲之涸。 跳波誰揭厲,絕壁免捫摸。 山木日陰陰,結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裏,任君春草深。

    王維 唐宋诗
  • 批答安祿山賀雪兼賜口號(題擬)

    臘月忻三[白](日),嘉平安四鄰。 預知天下稔,先爲物華春。 (見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安祿山事迹》卷上)(〖1〗《安祿山事迹》:「其〖天寶九載〗冬,久無雪,至十二月十四日乃雪,祿山表賀焉。 玄宗批答兼口號以賜之曰〖詩略〗。 其見重如此。 」)。

    玄宗皇帝李隆基 唐宋诗
  • 雲開方見日,潮盡爐峰出。 石壁轉棠陰,鄱陽寄茅室。 (《輿地紀勝》卷二三《饒州》)。

    戴叔倫 唐宋诗
  • 巫山高

    十二危峯隠寒霧,旁連三巴下三楚。 斷崖青黄聳天壁,秀色蒼茫接天路。 鼓瑟玉京嬉帝傍,下鎮九淵稱帝女。 冥心可見類相求,夢裏襄王契神遇。 鏘然玉佩似可期,倏爾霓旌去無所。 天風浩蕩吹太清,萬里憑虛送飛步。 行雲行雨終不來,歲月人間幾朝暮。 那知一戲疑萬古,至今不知高唐處。 仙兮神兮非與是,流傳只有蘭臺賦。 山藏虎兕爭怒號,峽束江水翻波濤。 舟楫寄命輕鴻毛,猶起羨慕成譏嘲。 行人所見日卑淺,仰首彌覺巫山高。

    王銍 唐宋诗
  • 信士畫真請贊 其三

    此法身,無變壞,鼻孔裏許藏三界。 水月空花點不成,非相光中常自在。

    釋印肅 唐宋诗
  • 頌古三十九首 其二五

    朴寔頭禪無伎倆,一句分明如撲相。 客來只是叫擔板,不知的當誰擔板。

    釋道樞 唐宋诗
  • 和永叔琅琊山六詠 庶子泉

    沙穴石竇無限泉,此泉緣底名不滅。 庶子去來多少年,依舊清心共泉潔。

    梅堯臣 唐宋诗
  • 雲谷雜詩十二首 懷人

    吾黨二三子,欲來從我遊。 塵機諒擾擾,遐諾終悠悠。 空山日復晚,佇立悵夷猶。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