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長梧下,清陰小院幽。 自憐風嫋嫋,客賦雨瀏瀏。 作別今千里,相思欲九秋。 更憐同社友,復此誤淹留。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熹
永日長梧下,清陰小院幽。 自憐風嫋嫋,客賦雨瀏瀏。 作別今千里,相思欲九秋。 更憐同社友,復此誤淹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我后至孝,祗謁祖先。 仰瞻廟貌,夙設宮懸。 朱弦疏越,羽舞迴旋。 神其來格,明祀惟虔。
秋野日疏蕪,寒江動碧虛。 繫舟蠻井絡,卜宅楚村墟。 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 盤餐老夫食,分減及溪魚。
傳聞黃閣守,茲地賦長沙。 少壯稱時傑,功名惜歲華。 巖廊初建剎,賓從亟鳴笳。 玉帳空嚴道,甘棠見野花。 碑殘猶墮淚,城古自歸鴉。 籍籍清風在,懷人諒不遐。
置心思慮外,滅跡是非間。 約俸爲生計,隨官換往還。 耳煩聞曉角,眼醒見秋山。 賴此松簷下,朝回半日閑。
因思人事事無窮,幾度經過感此中。 山色不移樓殿盡,石臺依舊水雲空。 唯餘芳草滴春露,時有殘花落晚風。 楊柳覆灘清瀨響,暮天沙鳥自西東。
至貴不忘初,辭榮返舊居。 霓裳因寵錫,鶴駕欲淩虛。 丹禁傾三事,青門祖二疏。 函關遇真隱,應演道家書。 (同前)。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與麽(《祖堂集》作「摩」,《五燈會元》、《悅心集》作「恁麽」)會,方始(前引三書作「得」)契如如。 (同前。 以《祖堂集》卷五、卷七、《五燈會元》卷十三、《悅心集》卷一所引相校。 《悅心集》題作《水中覩影口占》。 《五燈會元》卷七作《過水偈》,引疎、渠二韻)。
相逢暫樂楚山春,又欲分離淚滿巾。 莫怪臨風偏悵望,異鄉難遇故鄉人。 (《東文選》卷十九)。
秋歸赤城寺,幽興唯相同。 迹與片雲合,心向萬境空。 傾耳霜樹猿,吹衣瀑布風。 後夜越溪上,夢斷寒猿中。 (《增廣聖宋高僧詩選後集》卷上。 )(按:秀登事迹無考。 小白爲唐僧,《全唐詩續補遺》收其詩三首;貫微爲齊己之友,《白蓮集》中有《荆門病中寄懷貫微上人》、《擬嵇康絕交寄湘中貫微》〖均卷四〗、《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卷七〗、《荆川寄貫微上人》〖卷八〗、《寄武陵貫微上人二首》〖卷九〗等詩。 知秀登與齊己同時,爲五代時人。 《宋詩紀事》卷九一收入,無事迹,似誤。 )。
碧雞古名坊,奔騰車馬塵。 那知小洞天,清絕欲無鄰。 一室對林樾,四時禽語新。 焚香讀周易,意得氣自伸。 明月落盃酒,冷風弄衣巾。 寄言朝市客,聲利恐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