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畀經綸業,家傳忠義心。 謀謨經國遠,勳烈到人深。 廊廟風雲斷,江湖歲月侵。 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熹
天畀經綸業,家傳忠義心。 謀謨經國遠,勳烈到人深。 廊廟風雲斷,江湖歲月侵。 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欲寫人間離別心,須聽鳴鳳似龍吟。 江南曲盡歸何處,洞水山雲知淺深。
暮過潭上寺,獨宿白雲間。 鐘磬遙連樹,星河半隔山。 石中泉暗落,松外戶初關。 却憶終南裏,前秋此夕還。
三惑沈身是此園,古藤荒草野禽喧。 二十四友一朝盡,愛妾墜樓何足言。
吾愛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輦母遠之官,宰邑無玷疵。 三年魯山民,豐稔不暫饑。 三年魯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飲魯山泉,只采魯山薇。 一室冰檗苦,四遠聲光飛。 退歸舊隱來,斗酒入茅茨。 雞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盡日一菜食,窮年一布衣。 清似匣中鏡,直如琴上絲。 世無用賢人,青山生白髭。 既臥黔婁衾,空立陳寔碑。 吾無魯山道,空有魯山辭。 所恨不相識,援毫空涕垂。
君遊正值芳春月,蜀道千山皆秀發。 溪邊十里五里花,雲上三峯五峯雪。 君上匡山我舊居,松蘿拋擲十矯飾要。 君行試到山前問,山鳥只今相憶撫? (影印本《詩淵》第六冊第四四四八頁。 )(按:此詩原署「唐僧巒」。 唐詩人名相近者惟僧鸞與曉曉巒二人。 此詩風格不類僧鸞之作,僧鸞又未見入蜀之跡,而曉巒恰爲蜀僧,故暫定爲曉巒作。 )。
密壤深根蒂,風霜已飽經。 如何純白質,近蒂染微青。
子湖有狗取人頭,大笑長歌出畫樓。 落日斷霞連嶽頂,牧童歸去倒騎牛。
殿坳經幄侍清閒,學術空踈媿在顔。 從駕濫騎承旨馬,朝天叨綴舍人班。 登樓雖喜民和樂,論事還驚世險艱。 聖主英姿同藝柤,諸君何苦戀湖山。
誰言卞璧無人鑒,但辦肯心終不賺。 燎却眉毛尚不知,詢岐欲往西天探。
清時得路每投閒,垂上甘泉玉筍班。 借箸幾看趨魏闕,請纓常欲度天山。 放懷俠氣千夫上,抵掌高談一夢間。 使節塵生人共惜,朔風吹淚太湖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