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依韻和丁元珍見寄

〔宋朝〕 梅堯臣

我從江南來,挂席江上正。 輕舟自行速,不與風力競。 乃省少時學,强勉無佳興。 初如弄機杼,未解布絲經。 利器昧其時,或反授人柄。 及親賢豪游,所尚志已定。 不厭朝市喧,不須山林靜。 不爲煦煦妍,不爲嚴嚴冰。 遇物理自暢,區處劇操令。 仍類楚野竹,忽從孤根迸。 便成翠琅玕,久與風霜硬。 雖然達吾真,誰復究畢竟。 世間忘坦途,盡欲求密徑。 哂我是迂疎,宜乎今蹭蹬。 蹭蹬誠可嗟,所偶亦已併。 晚逢二三友,喜飲恨多病。 道路何邅迴,季秋越春孟。 平生景慕者,邂逅出天幸。 接迹猶謂榮,況此聲顔並。 實慙寡時用,又顧無奇行。 愛之不忍去,自旦還至暝。 在昔濁世賢,徒知清酒聖。 但用醉爲娛,一老少不更。 稍思桃源人,翩爾乘漁艇。 尋花逐水往,豈念衰與盛。 歌謳非俗情,山響自答應。 以此謝君勤,微言期略聽。 衮衮不足爲,試共幽人評。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蓮塘驛

    五月渡淮水,南行遶山陂。 江村遠雞應,竹裏聞繰絲。 楚女肌髮美,蓮塘煙露滋。 菱花覆碧渚,黃鳥雙飛時。 渺渺泝洄遠,憑風託微詞。 斜光動流睇,此意難自持。 女歌本輕豔,客行多怨思。 女蘿蒙幽蔓,擬上青桐枝。

    李益 唐宋诗
  • 江上秋月

    隴雁送鄉心,羈情屬歲陰。 驚秋黃葉遍,愁暮碧雲深。 月色吳江上,風聲楚木林。 交親幾重別,歸夢併愁侵。

    楊凌 唐宋诗
  • 方城 九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 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內誨于家,外刑于邦。 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柳宗元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十二月樂辭 十月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羅幕,燭籠兩行照飛閣。 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鬬彎環。

    李賀 唐宋诗
  • 同裴起居厲侍御放朝遊曲江

    暑月放朝頻,青槐路絕塵。 雨晴江色出,風動草香新。 獨立分幽島,同行得靜人。 此歡宜稍滯,此去與誰親。

    姚合 唐宋诗
  • 南陽

    昆陽王氣已蕭疎,依舊山河捧帝居。 廢路塌平殘瓦礫,破墳耕出爛圖書。 綠莎滿縣年荒後,白鳥盈溪雨霽初。 二百年來霸王業,可知今日是丘墟。

    皮日休 唐宋诗
  • 五言晚遊靈溪汎舟作

    晚□照靈溪,溪澄水□綺。 維舟平岸□,□下□□□。 □□□□□,事閒亦念此。 (以下四行闕。 同前)(按:此詩見於石刻《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左側,署「都知造作□□封丘主簿邢□」。 詩後有題名五行:□古書敕監修功德內使梁令深監內供奉京肅明□□□玄元廟等□功□天寶元年歲在壬午□□敕修功德京同內使判官車□。 〖1〗《鹿邑縣志》附跋云:「右碑二面皆刻字,下半全沒土中,蓋自宋以後,縣境屢有河患,淤填已甚也。 掘地數尺,若陷穽然,龜趺乃見。 碑陽漫漶過半,陰殆全泐,後亡年月,不知何時立。 〖注:唐明皇開元二十三年頒《注道德經》,碑)(內有『廿三祀帝載』云云,情事正合。 〗碑右側刻匡城主簿王位之詩五言八十字,具有左司風格,字亦遒逸,蓋才而淪於下位者。 下列題名凡四人,同時與否,未敢決。 歲次庚辰,當是開元二十八年,是歲敕修宮宇,《唐書》無徵。 左側封丘主簿邢□詩,纔餘十數字,似不逮王作。 下列題名皆內使監修功德者,時在天寶元年,距開元廿八年僅二載,疑是一役久而未竟也。 」)。

    邢□ 唐宋诗
  • 送張栩扶侍之睦州

    遙憶新安舊,扁舟復却還。 淺深看水石,來往逐雲山。 入縣餘花在,過門故柳閑。 東征隨子去,皆隱薜蘿間。

    劉長卿 唐宋诗
  • 采玉行

    官府徵白丁,言采藍谿玉。 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 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韋應物 唐宋诗
  • 憩靈鷲道院

    黎明發龍門,亭午憩西院。 冒雨且不辭,寧能避泥濺。 是行良不惡,此處殊可戀。 從今山中人,何獨識吾面。

    王之道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