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稚子戲把釣,蚯蚓作餌青條長。 上去下來船不定,自飛自語燕爭忙。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岸邊稚子戲把釣,蚯蚓作餌青條長。 上去下來船不定,自飛自語燕爭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杏花壇上授書時,不廢中庭趂蝶飛。 暗寫五經收部秩,初年七歲著衫衣。 秋堂白髮先生別,古巷青襟舊伴歸。 獨向鳳城持薦表,萬人叢裏有光輝。
古木叢林號白雲,高巖更去謁觀音。 路登青嶂上頭上,寺隱白雲深處深。 法鼓震開天地眼,飛輪推出聖凡心。 時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巖海上尋。
黃葉飄零化作塵,本來非妄亦非真。 有情故宅含秋色,無名君子湛然春。
薄薄落落霧(別本作「路」)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 瑤池水光蓬萊雪,青葉白花相次發。 不從地上生枝柯,合在天頭遶宮闕。 天風微微吹不破,白艷却愁香涴露。 玉房綵女齊看來,錯認仙山鶴飛過。 落花散粉飄滿空,梨花顏色同不同。 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從夢中。 無人爲我解此夢,梨花一曲心珍重。 (見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六)(按:《墨莊漫錄》:「東坡作梅花詞云:『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云:『唐王建有《夢看梨花雲詩》。 』予求王建詩,行世甚少,唯印行本一卷,乃無此篇。 後得之於晏元獻《類要》中。 後又得建全集七卷,乃得全篇,題云《夢好梨花歌》。 〖詩略〗或誤傳爲王昌齡,非也。 」另參本書卷九王昌齡詩附按。 )。
妙齡天嗣自重瞳,尊貴威嚴鎮六宮。 規步從來不出禁,閽人祇得頌芳風。
誓將三寸舌,求結萬人緣。 寶刹成功日,當期道法圓。
寒暑今應不見侵,聊將內事付清吟。 不妨帝澤駢蕃處,燕坐山房花木深。
淮南空說枕中方,鬼物豈解爲金黄。 虎龍自衛策最長,身閲寒暑無炎凉。 王母蟠桃端可嘗,何必更值王巵娘。 日月跳丸那覺忙,口中自有芝朮香。 雲裝羽帔入仙鄉,爲公洗髓兼浣腸。
露草烟蕪與砌平,群蛙得意亂疏更。 微涼要作安眠地,放散今宵鼓吹聲。
人生天地間,本非金石堅。 况復歷歲久,蠹壞無復全。 齲齒雖小疾,頗解妨食眠。 昨暮作尤劇,頰輔相鈎聯。 欲起懶衣裳,欲睡目瞭然。 恨不棄殘骸,蛻去如蛇蟬。 或當學金丹,揮手凌雲烟。 逢師定悠悠,丹成在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