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日哦軒

〔宋朝〕 婁機

高軒多暇日,宴寢獨怡神。 風俗誰今古,雲山自主賓。 灘平分燕尾,松老半龍鱗。 徙倚清陰下,吟懷愧昔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酬張明府

    潘令新詩忽寄來,分明繡段對花開。 此時欲醉紅樓裏,正被歌人勸一桮。

    施肩吾 唐宋诗
  • 草木言

    何生我蒼蒼,何育我黃黃。 草木無知識,幸君同三光。 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 山河既分麗,齊首乳青陽。 甘辛各有榮,好醜不相防。 常憂刀斧劫,竊慕仁壽鄉。 願天雨無暴,怨地風無狂。 雨足因衰憊,風多因夭傷。 在山不爲桂,徒辱君高岡。 在水不爲蓮,徒占君深塘。 勿輕培塿阜,或有奇棟梁。 勿輕蒙朧澤,或有奇馨香。 涓毫可蔍差,朝菌壽爲長。 擁腫若無取,大椿命爲傷。 婆娑不材生,苒苒向秋荒。 幸遭薰風日,有得皆簸揚。 所愧雨露恩,願效幽微芳。 希君頻採擇,勿使枯雪霜。

    陳陶 唐宋诗
  • 送顧處士歌

    吳門顧子予早聞,風貌真古誰似君。 人中黃憲與顏子,物表孤高將片雲。 性背時人高且逸,平生好古無儔匹。 醉書在篋稱絕倫,神畫開廚怕飛出。 謝氏檀郎亦可儔,道情還似我家流。 安貧日日讀書坐,不見將名干五侯。 知君別業長洲外,欲行秋田循畎澮。 門前便取觳觫乘,腰上還將鹿盧佩。 禪子有情非世情,御荈貢餘聊贈行。 滿道喧喧遇君別,爭窺玉潤與冰清。

    皎然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春情多

    白髮鏡中慚易老,青山江上幾迴春。 (同前《人事部·老》)。

    元稹 唐宋诗
  • 不調歸東川別業

    寸祿言可取,託身將見遺。 慙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 紱冕謝知己,林園多後時。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十室對河岸,漁樵祗在茲。 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 晝景徹雲樹,夕陰澄古逵。 渚花獨開晚,田鶴靜飛遲。 且復樂生事,前賢爲我師。 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李頎 唐宋诗
  • 聞杜牧赴闕

    舊隠匡廬一草堂,今聞携策謁吾皇。 峽雲難卷從龍勢,古劍終騰出土光。 開翅定期歸碧落,濯纓寧肯問滄浪。 他時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詩寄釣鄉。

    伍喬 唐宋诗
  • 遊董園

    西園可散髮,何必賦遠遊。 地曠多雄風,葉聲無時休。 幸有濟勝具,枯藜支白頭。 平生會心處,未覺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衆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猶。 東北方用武,六月事戈矛。 甲裳無乃重,腐儒故多憂。 珍禽叫高樹,且復寄悠悠。

    陳與義 唐宋诗
  • 駐馬坡

    將軍氣勢溢江河,躍馬曾來駐此坡。 坡下石頭城最險,屯兵正自不消多。

    葉輝 唐宋诗
  • 貢院納凉分韻得湖字

    突兀千間屋,清凉五月湖。 人才此塗出,暑氣坐中無。 虎榜唐文傑,雄風楚大夫。 相期游廣厦,慷慨論唐虞。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