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縠高張碧四垂,游絲欲下不能低。 斜陽却恐花成睡,只在天邊未肯西。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質
浪縠高張碧四垂,游絲欲下不能低。 斜陽却恐花成睡,只在天邊未肯西。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卑棲却得性,每與白雲歸。 徇祿仍懷橘,看山免採薇。 暮禽先去馬,新月待開扉。 霄漢時回首,知音青瑣闈。
巖谷不自勝,水木幽奇多。 朔風入空曲,涇流無大波。 迢遞徑難盡,參差勢相羅。 雪霜有時洗,塵土無由和。 潔冷誠未厭,晚步將如何。
身適忘四支,心適忘是非。 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 百體如槁木,兀然無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無所思。 今日復明日,身心忽兩遺。 行年三十九,歲暮日斜時。 四十心不動,吾今其庶幾。
縮地周遊不計程,古今應只有先生。 已同化鶴臨華表,又見驂龍向玉清。 蘿磴靜攀雲共過,雪壇當醮月孤明。 無因相逐朝天帝,空羨煙霞得送迎。
鹿馬何難辨是非,寧勞卜筮問安危。 權臣爲亂多如此,亡國時君不自知。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欵段,莫敢比驊騮。 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漾舟雲路客,來過夕陽時。 向背堪遺恨,逢迎宿未期。 水容愁暮急,花影動春遲。 別後王孫草,青青入夢思。
人生能幾何,畢竟歸無形。 念君等爲死,萬事傷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纔十齡。 泱漭寒郊外,蕭條聞哭聲。 浮雲爲蒼茫,飛鳥不能鳴。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淒清。 憶昔君在時,問我學無生。 勸君苦不早,令君無所成。 故人各有贈,又不及生平。 負爾非一途,慟哭返柴荆。
水月無形,我常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高士奇《江邨銷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董其昌題云:「黃文節公書,世多摹本,又多贋本。 生平所見,以此卷爲灼然無疑。 梵志詩較寒山更自奇崛,書亦近之。 」)(此組詩,黃庭堅自跋不云爲王梵志作,至董其昌作跋時始斷爲王梵志作,實誤。 此詩爲唐大曆間衡嶽僧明瓚〖即懶殘〗作,見《祖堂集》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南嶽總勝集》卷下、《林間錄》等書。 諸書異文較多,另參《全唐詩續拾》卷十五。 另項楚對此有考證,文刊《中華文史論叢》。 又原詩爲長詩一首,此處析爲十一首,亦未允。 )。
百日斫柴一日燒。 (見《全唐文》卷四○八李諲《妒神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