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蒙龍卧篇,如睹藤蘿境。 十年招隠士,欲到此山頂。 坐石誦離騷,掬水弄清影。 無人同荷鋤,長愧林下景。 昨者逢李侯,一笑便歡領。 爲言有明月,公事且暫屏。 騎馿學賈島,捫蝨喚王猛。 雙鑣雲外來,斜帽不須整。 夜投招提宿,聽雨寒更永。 論文到昌黎,說詩笑匡鼎。 悶人數日風,何時發深省。
无
其他无
〔宋朝〕 林亦之
枉蒙龍卧篇,如睹藤蘿境。 十年招隠士,欲到此山頂。 坐石誦離騷,掬水弄清影。 無人同荷鋤,長愧林下景。 昨者逢李侯,一笑便歡領。 爲言有明月,公事且暫屏。 騎馿學賈島,捫蝨喚王猛。 雙鑣雲外來,斜帽不須整。 夜投招提宿,聽雨寒更永。 論文到昌黎,說詩笑匡鼎。 悶人數日風,何時發深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何事千年遇聖君,坐令雙鬢老如雲。 南行更入深山淺,岐路悠悠水自分。
早游門館一樵夫,祗愛吟詩傍藥爐。 旌斾滿江身不見,思言記得穎川無。
一水悠悠一葉危,往來長恨阻歸期。 鄉關不是無華表,自爲多驚獨上遲。
郡將雖乘馬,羣官總是驢。 (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十)(按:《封氏聞見記》云:「王嚴光頗有文才,而性卓詭。 既無所達,自稱釣鰲客。 ……兵亂之後,嚴光年鬚已衰,任棣州司戶。 時刺史有馬,州佐已下多乘驢,嚴光作詩曰〖略〗。 對衆吟誦,以爲笑樂。 」按:封演爲大曆間人,因知兵亂即指安史之亂。 )。
萬機消爍眼頭空,一點不來誰與同。 未問維摩先杜口,如何作得住山翁。
哦詩渾忘路高低,忽怪松梢與路齊。 準擬醉眠萍實驛,驛西西去更山西。
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 若言憂及此能忘,乃是人心爲物易。
猛虎不獨宿,鴛鴦不隻棲。 虞舜遊蒼梧,帝子夜向瀟湘啼。 時既禪禹妃亦老,老淚洒竹無高低。 流根及筍駮紅蘚,此情乃與天地齊。 我今齋寢泰壇下,侘傺願嚏朱顔妻。
相識橫山塔,于今十五年。 孤標立絕頂,秃影照清川。 寂寞無香火,將迎幾舫船。 吾衰豈重過,珍重塔中仙。
梅潦因仍不計旬,舟車屢易敢因循。 昭真觀裏泠泠水,豈解遊人有怒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