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骨何清癯,腹空惟貯書。 山林日月長,掉頭賦歸歟。 松竹歲寒金石友,身後虛名眼前酒。 與世相違豈盡然,江湖猶有丹青手。
无
其他无
〔宋朝〕 章甫
鶴骨何清癯,腹空惟貯書。 山林日月長,掉頭賦歸歟。 松竹歲寒金石友,身後虛名眼前酒。 與世相違豈盡然,江湖猶有丹青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昔日股肱守,朱輪茲地遊。 繁華日已謝,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閉,故林棠樹秋。 今來重垂淚,不忍過西州。
曾發簫聲水檻前,夜蟾寒沼兩嬋娟。 微波有恨終歸海,明月無情却上天。 白鳥帶將林外雪,綠荷枯盡渚中蓮。 榮華不肯人間住,須讀莊生第一篇。
征東留滯一年年,又向軍前遇火前。 畫出鷁舟宜祓禊,鏤成雞卵有鞦韆。 澄明煙水孤城立,狼藉風花落日眠。 賴指清和櫻筍熟,不然愁殺暮春天。
桐廬江水閑,終日對柴關。 因想別離處,不知多少山。 釣舟春岸泊,庭樹曉鶯還。 莫便求棲隱,桂枝堪恨顏。
此日攜琴劍,飄然事遠遊。 臺山初罷霧,岐海正分流。 漁浦颺來笛,鴻逵翼去舟。 鬂愁蒲柳早,衣怯芰荷秋。 未卜虞翻宅,休登王粲樓,愴然懷伴侶,徒爾賦離憂。 (《嘉慶廣東通志》一○一《山川略·香山縣》)(〖1〗《全唐詩》卷五九七收「臺山」以下四句,題爲《幼作》。 )。
白女正當年十六,自誇弱質顏如玉。 常嗟歲月無良媒,晝夜孤單唯獨宿。 爺娘不審他心意,謾說張三並李四。 幾度爲話緫不成,教人羞天復愧地。 忽遇黃婆來扣門,說道金公體性溫,遂將二命問君平。 君平斷言此好婚,不偏不曲合乾坤。 審此因緣甚宜良,至今子孫滿帝鄉。 昔時不因黃婆力,如何得契合陰陽。 (以上皆見《正統道藏》本《大還丹照鑑》)(按:《大還丹照鑑》編者不詳,卷首有後蜀廣政二十五年序,稱「偶因閑暇,採摭仙經,重刪先聖格言,留爲後人軌範,名曰《照鑑登仙集》,總成一卷,分作三十三篇」。 《通志·藝文略》著錄作《大還丹照鑑登仙集》一卷。 知今本書名未完。 此書所收詩以唐的之作爲多。 上錄自《北方歌》以下六篇不題撰人,自《廣成子口訣》以下十篇皆題古聖前哲之名,應皆爲唐人或唐以前人所依託。 謝自然,爲唐德宗貞元時人,事詳《太平廣記》卷六六引《集仙錄》。 然此詩顯爲時人詠其事之作。 與前列諸詩不同,姑錄存於此。 )。
孝武威靈動百蠻,將軍辛苦到闐顔。 儒生未必無長策,枉使匈奴害狄山。
根塵縛脫本同源,一處休復六用捐。 手把一條紅斷貫,娘生鼻孔一時穿。
寧須較短復論長,拖白施朱亦兩忘。 有羨廣平能草賦,病來無緒不成章。
新年仍復得詩交,和氣排門不待敲。 藏谷寒冰猶北陸,應時甘雨背西郊。 松筠挺挺浮烟色,桃杏紛紛拆繡苞。 準擬尋春多酒肆,芳羶何必費良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