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孟希道

〔宋朝〕 章甫

異縣交游少,隣牆歲月深。 肴蔬長共醉,風雨亦相尋。 去路逾千里,離筵惜寸陰。 功名君努力,衰病我何心。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經古行宮

    臺閣參差倚太陽,年年花發滿山香。 重門堪鎖青春晚,深院垂簾白晝長。 草色芊綿侵御路,泉聲嗚咽繞宮牆。 先皇一去無迴駕,紅粉雲鬟空斷腸。

    許渾 唐宋诗
  • 過分水嶺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更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溫庭筠 唐宋诗
  •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擾擾風塵地,遑遑名利途。 盈虛一易舛,心迹兩難俱。 弱齡小山志,寧期大丈夫。 九微光賁玉,千仞忽彈珠。 棘寺游三禮,蓬山簉八儒。 懷鉛慙後進,投筆願前驅。 北走非通趙,西之似化胡。 錦車朝促候,刁斗夜傳呼。 戰士青絲絡,將軍黃石符。 連星入寶劍,半月上彫弧。 拜井開疎勒,鳴桴動密須。 戎機習短蔗,祆祲靜長榆。 季月炎初盡,邊亭草早枯。 層陰籠古木,窮色變寒蕪。 海鶴聲嘹唳,城烏尾畢逋。 葭繁秋色引,桂滿夕輪虛。 行役風霜久,鄉園夢想孤。 灞池遙夏國,秦海望陽紆。 沙塞三千里,京城十二衢。 楊溝連鳳闕,槐路擬鴻都。 璧殿規宸象,金堤法斗樞。 雲浮西北蓋,月照東南隅。 寶帳垂連理,銀牀轉轆轤。 廣筵留上客,豐饌引中廚。 漏緩金徒箭,嬌繁玉女壺。 秋濤飛喻馬,秋水泛仙艫。 意氣風雲合,言忘道術趨。 共矜名已泰,詎肯沫相濡。 有志慙雕朽,無庸類散樗。 關山暫超忽,形影歎艱虞。 結網空知羨,圖榮豈自誣。 忘情同塞馬,比德類宛駒。 隴阪肝腸絕,陽關亭候迂。 迷魂驚落雁,離恨斷飛鳧。 春去榮華盡,年來歲月蕪。 邊愁傷郢調,鄉思繞吳歈。 河氣通中國,山途限外區。 相思若可寄,冰泮有銜蘆。

    駱賓王 唐宋诗
  • 江行無題一百首 六十八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秪疑雲霧窟,猶有六朝僧。

    錢珝 唐宋诗
  • 石門歌

    左一石,右一石,石門中有□□客。 □岫□,懸崖裂,□江□□□劍闕。 □□□□□□□,石門窊尊□□□。 外□□□□,□□□□□。 (見《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 已殘缺不可讀,惜哉。 )(〖1〗《武昌志》〖《湖北金石志》同〗:「案馬紹基云:是刻濱臨大江,字跡漫漶,前後片存二十八字,幸題與姓名尚完好。 今又齧去數字矣。 」〖2〗《明一統志》:「石門山在武昌縣東五里,兩門對峙如門。 唐武昌令馬珦與元結遊,石刻尚存。 」〖3〗《輿地碑目》:唐令君馬珦石門石刻在石門。 郭詳正詩:『雙崖屹然起,劖蘚認題識。 』〖4〗陳詩《湖北金石存佚考》云:「無年號,在武昌縣北,濱江。 」〖5〗案清巖觀有《馬珦石門題名詩》曰:「石門開左右,一劍自中分。 何人施妙法,千載創奇聞。 良吏多幽思,詩題亦出羣。 登山尋古蹟,迭石意何殷。 江上發清嘯,厓前結翠雲。 至今樊口上,誰不愛清蒼。 我亦來訪古,心事何紛紛。 憶到窊尊石,題名定有君。 」)。

    馬珦 唐宋诗
  • 題狼山慈航院(題擬)

    飛來靈鷲嶺,化作寶陀山。 (見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七。 )(〖1〗《澠水燕談錄》:「通州狼山廣教寺,在唐爲慈航院,在江中山上,昔人有詩云:〖略〗。 前後乃江海相接處,舟出二山間,水湍礙石,率多覆溺。 昔有僧率其徒,操楫以獲之,舟無觸石之患,故有慈航之名。 近年江水南徙,山之前後皆陸田,後人又有詩云:『昔年船底浪,今日馬蹄痕。 』皆紀實也。 」)。

    無名氏 唐宋诗
  • 《酉陽雜俎》引語 五

    檳榔扶留,可以忘憂。

    佚名 唐宋诗
  • 赴京途中遇雪

    迢遞秦京道,蒼茫藏暮天。 窮陰連晦朔,積雪滿山川。 落雁迷沙渚,饑烏集野田。 客愁空佇立,不見有人煙。

    孟浩然 唐宋诗
  • 奔亡道中五首 四

    函谷如玉關,幾時可生還。 洛陽爲易水,嵩嶽是燕山。 俗變羗胡語,人多沙塞顏。 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

    李白 唐宋诗
  • 郊報紀事奏御

    陽燎修鴻報,齋居祓至誠。 還登八觚畤,親用一元牲。 瑞月隨黄屋,鮮雲抱紫營。 天香浮玉帛,霄籟避咸英。 陟配文交舉,來同福備成。 均休敷愷澤,冠朔讓尊名。 喜動吹莩氣,歡流浹宇聲。 空參堯壤末,試頌泰階平。

    宋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