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黄君挽詞

〔宋朝〕 樓鑰

積慶源流遠,鄉評數大門。 吏才堪世用,心事與誰論。 骯髒纔三徑,淒涼遽九原。 傳家五男子,留眼看騰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宿壽安山陰館聞泉

    一支清急萬山來,穿竹喧飛破石苔。 夢在故鄉臨欲到,聲聞孤枕却驚迴。 多愁鬢髮余甘老,有限年光爾莫催。 綠憶舊遊相似處,月明山響子陵臺。

    崔櫓 唐宋诗
  • 辭見聞頌

    好住逕分離,幽宗人跡稀。 從來未登陟,無許遣狐疑。

    智閑 唐宋诗
  • 讖 二十二

    鳥來上高堂欲興(《天聖廣燈錄》作「驚」),白雲入地色還青。 天上金龍日月明,東陽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聖廣燈錄》作「珠」)輪重復輕,雖無心眼轉惺惺(《天聖廣燈錄》作「醒醒」)。 不見(《天聖廣燈錄》作「具」)耳目善觀聽,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天聖廣燈錄》作「籤」)名,意尋書卷錯開(《天聖廣燈錄》作「看」)經。 口談(《天聖廣燈錄》作「說」)恩幸心無情,或去或來身不停。 (以上七首見《卍續藏經》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見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處水」一首已見《祖堂集》。 《天聖廣燈錄》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稱名」一首,各首均無注)(按:以上諸讖,云爲菩提達磨所作,顯爲依托。 其作者,應爲南宗禪僧,較大的可能爲南嶽懷讓、馬祖道一一系的禪僧。 諸讖中所述事,以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爲最遲,因知作者應爲德宗以後人。 《祖堂集》成書於南唐間,諸讖僞托之下限,疑不遲於唐末。 )。

    菩提達摩 唐宋诗
  • 又次韵四首 其一

    長夏林泉好,還欣觴羽同。 顛毛愁裏白,顴頬醉来紅。 日蹇嗟南國,民離歎北風。 當塗寧市駿,俗眼競嘲雄。

    張嵲 唐宋诗
  • 贈張齋郎

    青絲垂領稱華簪,結駟千門別第深。 學舍問詩衣五綵,家庭佐酒壽千金。 赬蘭媚畹供晨膳,碧草生塘動晝吟。 獨感舊遊移岸谷,山陽疏笛淚涔涔。

    宋祁 唐宋诗
  • 放魚

    三年計日作放生,薄俸時分及魚鳥。 別來湖山幽絕處,下者遨遊上輕矯。 西歸短棹送春波,忍見長魚困縈繞。 修鱗戢錦紛半破,健尾舒紅時一掉。 不惟咫尺迷藻蘋,正恐須臾觜葱蓼。 吾曹仁術隨所用,圉圉洋洋誰不曉。 恥與雞蟲較得失,况乃牛羊分大小。 只今命脫猛火燃,不用口銜明月皎。 臨流祝魚從此去,彈指寃親一時了。 要將頭角動風雷,未厭藏身且深渺。

    李石 唐宋诗
  • 紹興乙丑秋仲冒雨獨游陽華巖勝絕未讓淡山巖恨古今詩人未有奇句潏上游何臨清流以賦之且棕鞋桐帽悵不一陪浮溪先生金華居士以徜徉

    西風卷癡雲,欲壓不墮地。 化作碧孱顔,融結在空際。 是名陽華巖,造物一何異。 東山雨脚斷,明月招我至。 傍窺嵌竇深,密恐鬼神閟。 細度泬寥風,舊無卑濕氣。 虛閣架其中,榜以浮嵐美。 下有潺湲谿,翻雪轟雷比。 閣背兩橋分,巖脇雙龍起。 石如纓絡垂,整整翠緌委。 又如鼙鼓形,撾擊聲頗厲。 溪水相與喧,鏜鞈亂宮徵。 巖窮天忽開,木杪風自靡。 坐久髮毛寒,興逸詩語綺。 無人共一尊,有客自千里。 山僧頗慇勤,相伴亦忘寐。 拂石要題詩,揮毫留漢隸。

    游何 唐宋诗
  • 教授宋著作還

    何以擬君子,雲鴻肅羽儀。 將過上林苑,先集孝王池。 唼藻有餘樂,漸磐方得時。 野塘歸莫晚,白水遠連陂。

    梅堯臣 唐宋诗
  • 夜飲二首 其一

    夜飲空齋冷,移歸近竹爐。 酒新今晚醡,燭短昨宵餘。 紫蔗椽來大,黄柑蜜不如。 醉中得五字,索筆不能書。

    楊萬里 唐宋诗
  • 上元前一日遊東園看紅梅三首 其三

    兒牽黄犢父擔犁,社鼓迎神簇紙旗。 不是豐年那得此,今春大勝去春時。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