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孺人陳氏挽詞

〔宋朝〕 樓鑰

追憶宮端舊典刑,三貞况復是難兄。 豈惟門戶生光彩,直使朝廷列姓名。 煙海乘桴誰可奪,天風反火報尤明。 雖云弟娣相從去,自有英靈凜若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相看鬢似絲,始作弄璋詩。 且有承家望,誰論得力時。 莫興三日歎,猶勝七年遲。 我未能忘喜,君應不合悲。 嘉名稱道保,乞姓號崔兒。 但恐持相竝,蒹葭瓊樹枝。

    白居易 唐宋诗
  • 清河

    舟小迴仍數,樓危凭亦頻。 燕來從及社,蝶舞太侵晨。 絳雪除煩後,霜梅取味新。 年華無一事,只是自傷春。

    李商隱 唐宋诗
  • 隴頭行

    行人何徬徨,隴頭水嗚咽。 寒沙戰鬼愁,白骨風霜切。 薄日曚曨秋,怨氣陰雲結。 殺成邊將名,名著生靈滅。

    李咸用 唐宋诗
  • 即目二首 二

    動非求進靜非禪,咋舌吞聲過十年。 溪漲浪花如積石,雨晴雲葉似連錢。 干戈歲久諳戎事,枕簟秋涼減夜眠。 攻苦慣來無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鮮。

    韓偓 唐宋诗
  • 任氏行(句二) 一

    蘭膏新沐雲鬢滑,寶釵斜墜青絲髮。

    無名氏 唐宋诗
  • 四言奉陪皇太子釋奠詩一首應令 一

    天鈞初播,流形硉分。 應圖作極,執契爲君。 經邦測景,命秩頒雲。 功弘海謐,□洽風薰。 (其一)。

    許敬宗 唐宋诗
  • 它山堰

    截斷寒流疊石基,海潮從此作回期。 行人自老青山路,澗急水聲無絕時。 (以上二首均見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叢書三集》本。 二詩承溫州師院張靖龍同志錄示)(〖1〗張靖龍云:南宋林元晉《回沙閘記》云:「唐僧元亮賦堰詩,有曰:『海潮從此作回期。 』人謂絕唱。 」明末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上曰:「縣令王元暐起它山堰,主水啓閉,民德之,亮公爲題一詩。 宋志載吾最四絕句,以公題它山堰爲第一。 所云景絕詩亦絕者也。 公又作長歌一首以記其事。 」魏峴考訂《它山歌》爲元亮所作:「人知它山之詩而不知它山之歌。 歌以言詩之未盡,詩以言歌之所不欲文。 不觀其詩,無以見亮公之絕唱,不觀其歌,無以見王侯之始謀。 予方幼時,蓋嘗耳其歌之大略矣。 每以石刻不存爲恨。 咨詢耆老有年于茲,近劃得墨刻,讀之甚喜。 或疑圖志上載絕句爲唐僧元亮所作,此刻不載歲月名稱,恐非亮公之筆。 然即其歌以溯其意,如因祈禱入山與夫櫂舟深入之語,非亮公距王侯未遠,其孰能知此耶? 」)。

    宗亮 唐宋诗
  •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池南柳色半青青。 縈烟嫋娜拂綺城,垂絲百尺挂雕楹。 上有好鳥相和鳴,間關早得春風情。 春風卷入碧雲去,千門萬戶皆春聲。 是時君王在鎬京,五雲垂暉耀紫清。 仗出金宮隨日轉,天回玉輦繞花行。 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茝石聽新鶯。 新鶯飛繞上林苑,願入簫韶雜鳳笙。

    李白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一七

    逍遥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曉取聲聞歸至道,從來法則盡如斯。 物情運化真純理,謾說周遮問不知。 性識賢愚俱一體,善緣惡業影相隨。

    宋太宗 唐宋诗
  • 靖啟伏蒙觀文相公以靖忝承善政特寄嘉篇謹依嚴韵和酬

    幸奉前規盡所懷,閒身吏隠裕春臺。 山迴翠幌憑欄見,花簇紅房遶郭開。 愛樹細民思美化,續貂孤迹愧非才。 南河舊事依然在,禊飲杯盤恥盡罍。

    余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