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壽居仁獨說圖

〔宋朝〕 樓鑰

向來八萬四千偈,舌端辯才若翻水。 山空月落說向誰,不如出口入吾耳。 當時受者亡是公,烏有先生子虛子。 我却曾見語錄來,祇有空空數張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銅雀妓

    日暮銅雀迥,秋深玉座清。 蕭森松柏望,委鬱綺羅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爲誰輕。

    高適 唐宋诗
  •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 頹垣化爲陂,陸地堪乘舟。 汀洲渺渺江籬短,疑是疑非兩斷腸。 巫峽朝雲暮不歸,洞庭春水晴空滿。 龍吟四澤欲興雨,鳳引九雛警宿烏。 新婦磯邊月明,女兒浦口潮平。

    顧況 唐宋诗
  • 晦日送窮三首 一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 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姚合 唐宋诗
  • 蝴蝶三首 二

    苒苒雙雙拂畫欄,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飛長近,試就花間撲已難。

    徐夤 唐宋诗
  • 八公山(嘉慶志按《江南通志》引《綱目集覽》云:「山在壽春者,淮南王與八公憇處;在巢縣者,王遇八公處。」《方輿勝覽》以爲晉敗苻堅處,非是。)

    幼度提晉師,胡卒驚鶴唳。 城外軍屯壘,可數不可計。 至今風雨夜,鬼哭雜異類。 (《光緒續修廬州府志》六《山川志》上)。

    吳資 唐宋诗
  • 遊零陵見父題壁感而成詩(題擬)

    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迴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瑣後集》)(〖1〗《青瑣後集》:「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 齊後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略〗。 」清鄧顯鶴輯《沅湘耆舊集》卷八定此詩作者爲廖偃,其說謂「偃父圖曾爲永州刺史,後偃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 」偃事跡詳陸氏《南唐書》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圖。 匡圖,宋人避諱或省「匡」字,《十國春秋》卷七三載其仕歷,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跡附匡圖傳,初仕南漢,後舉族奔楚,馬氏表爽爲永州刺史。 此詩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圖、匡齊。 因知此詩爲匡齊作。 《青瑣後集》所謂「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齊」字上因避諱略去「匡」字,與匡圖同例。 「爽直」之「直」字爲衍文。 )。

    廖匡齊 唐宋诗
  • 行路難三首 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 唐宋诗
  •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其五

    文簡風流未泯,公孫節氣誰班。 當與臯夔佐舜,莫尋黄綺商山。

    胡寅 唐宋诗
  • 又次韻 其一

    當年複被乞州麾,敢意今朝扈禁圍。 光閃雪矛情益壯,聲傳玉漏夢全稀。 已無馬向清淮飲,端有龍從白水歸。 倚柁預思歌凱後,却尋鷗鳥共忘機。

    史浩 唐宋诗
  • 崇恩顯義院五首 其四

    管妙絃清韻入神,老人合眼醉醺醺。 成知不及當來曲,猶覺聞時勝不聞。

    宋高宗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