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憂道不憂貧,晚向閑中得此身。 直把宦途如夢過,任他世事似棋新。 坐間可說舊時話,眼底幸多同社人。 賡唱本求閑燕樂,莫夸末路費精神。
无
其他无
〔宋朝〕 樓鑰
從來憂道不憂貧,晚向閑中得此身。 直把宦途如夢過,任他世事似棋新。 坐間可說舊時話,眼底幸多同社人。 賡唱本求閑燕樂,莫夸末路費精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近戍離金落,孤岑望火門。 唯將知命意,瀟灑向乾坤。
一閉黃蒿門,不聞白日事。 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爲地。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 灑之北原上,不待秋風至。
舊寵昭陽裏,尋仙此最稀。 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已別歌舞貴,長隨鸞鶴飛。 中官看入洞,空駕玉輪歸。
高下尋花春景遲,汾陽臺榭白雲詩。 看山懷古翻惆悵,未勝遙傳不到時。
養鬬形如木,迎春質似泥。 信如風雨在,何憚跡卑棲。
別有鄰人笛,偏傷懷舊情。 (廖彩樑《乾陵稽古》收崔融撰《大唐故中書令贈光祿大夫秦州都督薛公墓誌銘》引。 墓誌爲近年於乾陵陪葬墓出土。 )(〖1〗《薛公墓誌銘》:「八歲,善屬文。 時房玄齡、虞世南試公詠竹,援毫立就,卒章云〖詩略〗。 玄齡等即公之父黨,深所感歎。 」)。
君家舊林壑,寄在亂峰西。 近日春雲滿,相思路亦迷。 聞鐘投野寺,待月過前溪。 悵望成幽夢,依依識故蹊。 (見江標影宋書棚本《唐詩五十家小集·李端詩集》卷二)(按:《全唐詩》卷二八五收此詩於李端名下,題作《酬前大理寺評事張芬》。 檢影宋書棚本,此詩附於李端《山中期張芬不至》後,題作《酬前》,署「大理評事張芬」。 此爲張芬詩附收於李集,作李詩誤。 另參本書卷十一苗發詩附考。 )。
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詩體襲遺訓,趨庭霑末躬。 晝夜常自强,詞翰頗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簞瓢夕屢空。 執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 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 當途訴知己,投剌匪求蒙。 秦楚邈離異,飜飛何日同。
寒清萬國土,冷鬭四維根。
青青門外竹,練練澗中流。 水竹自相激,天壤無炎洲。 我友有高韵,來爲扶策遊。 氛埃飛不到,軒窗寸寸秋。 高文穿天心,細字編蠅頭。 氣豪欲騎月,志銳定焚舟。 我來初過雨,衣衫空翠浮。 平生百斛塵,一洗空不留。 歸來短檠下,清風入夢幽。 不知白蓮社,肯容靈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