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熙寧癸丑季冬十有三日某被旨謝雪於濟祠已事與秘書監光祿卿直史館太常少卿屯田郎中祕書丞同遊枋口泛舟沁水至峴石而登岸歷觀巖谷間前賢之題名翌日遊化成寺以車渡沁回入盤谷窮覽山水之嘉處由燕川而歸 枋口作

〔宋朝〕 文彥博

下馬入枋口,漾舟緣碧溪。 雪消山骨瘦,風定浪頭低。 數里復登岸,羣賢俱杖藜。 徘徊巖石畔,尋覓退之題。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宣州鄭諫議

    大夫官重醉江東,瀟灑名儒振古風。 文石陛前辭聖主,碧雲天外作冥鴻。 五言寧謝顏光祿,百歲須齊衛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過庭交分有無同。

    杜牧 唐宋诗
  •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 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李嶠 唐宋诗
  • 送君去

    關河月未曉,行子心已急。 佳人無一言,獨背殘燈泣。

    左偃 唐宋诗
  • 讀孟郊集

    東野子何之,詩人始見詩。 清刳霜雪髓,吟動鬼神司。 舉世言多媚,無人師此師。 因知吾道後,冷淡亦如斯。

    貫休 唐宋诗
  • 小重山

    一閉昭陽春又春,夜寒宮漏永,夢君恩。 臥思陳事暗消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閽,遶庭芳草綠,倚長門。 萬般惆悵向誰論,凝情立,宮殿欲黃昏。

    韋莊 唐宋诗
  • 胡蝶兒

    胡蝶兒,晚春時。 阿嬌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 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 無端和淚拭燕脂,惹教雙翅垂。

    張泌 唐宋诗
  • 錦色陽川后,絲雨降桐鄉。 (〖1〗句見《金石萃編》卷六十五「唐二十五」。 按此詩句幷下趙不爲、王鉉、成公簡、李大寶諸人詩句均刻在《衛州共城縣百門陂碑銘》之碑陰,或乞雨,或喜晴,皆摘取兩句,不得見其全爲可惜耳。 又此詩句前有記事,略謂長安二年〖公元七○二年〗夏五月,州符下縣祈雨。 六月一日先祈社稷,遍祈山川,其時西北山頂,有雲團團而上,雷起巖突,電發𡓜蕃,須臾之間,降雨一境。 父老光溫古上詩賀公曰〖句不重錄〗云云。 望按記事中所稱上詩賀公,公,蓋指靈源公,爲當地民間所祠神名。 )。

    光溫古 唐宋诗
  • 曉行巴峽

    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衆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鸎爲故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王維 唐宋诗
  • 閩中早春

    愁見繁雲帖死灰,驟喜春從天際回。 晴雲流爛滿峰起,瀲灔陂塘泉脈来。 春歸欲騐将何許,柳腰杏頬知春處。 出門矯首望四郊,滿目都無故園樹。 暖景猶疑是故園,紛紅糅白終蕭然。 黄茅不受春色染,化工無地施妖妍。 老夫此時三歎息,晴靄暄風總輕擲。 緣岡繞澗試幽尋,好鳥一聲山桂碧。 卻憶當年漢水邊,花光柳色媚晴天。 江頭醉罷日将落,芊眠草色生長煙。 秪今春事知何有,傷心萬里空回首。 中原但有骨如麻,杜曲應無花似酒。 我今流落荒山隈,秋蓬作鬢心催頽。 逢花政恐被花惱,幸兹寂寞無狂媒。 閉門睡足高舂後,爐煙一炷消清晝。

    張嵲 唐宋诗
  • 高宗皇帝挽詞 其一

    倉猝扶宗社,艱危啟聖神。 英雄歸駕御,狂狡願和親。 泛掃妖氛凈,恢張治化新。 倦勤三紀外,頭白盡遺民。

    林栗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