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深山一徑通,樵夫涉水出林中。 可憐畫筆多情思,寫在霜紈一扇風。
无
其他无
〔宋朝〕 文彥博
淺水深山一徑通,樵夫涉水出林中。 可憐畫筆多情思,寫在霜紈一扇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八十空門子,深山土木骸。 片衣閑自衲,單食老長齋。 道性終能遣,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層階。 洗鉢前臨水,窺門外有柴。 朗吟揮竹拂,高楫曳芒鞋。 迸笋斜穿塢,飛泉下噴崖。 種花忻土潤,撥石慮沙埋。 舊往師招隱,初臨我詠懷。 何當緣興翫,更爲表新牌。
年光陌上發,香輦禁中遊。 草綠鴛鴦殿,花明翡翠樓。 寶杯承露酌,仙管雜風流。 今日陪歡豫,皇恩不可酬。
晚□照靈溪,溪澄水□綺。 維舟平岸□,□下□□□。 □□□□□,事閒亦念此。 (以下四行闕。 同前)(按:此詩見於石刻《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左側,署「都知造作□□封丘主簿邢□」。 詩後有題名五行:□古書敕監修功德內使梁令深監內供奉京肅明□□□玄元廟等□功□天寶元年歲在壬午□□敕修功德京同內使判官車□。 〖1〗《鹿邑縣志》附跋云:「右碑二面皆刻字,下半全沒土中,蓋自宋以後,縣境屢有河患,淤填已甚也。 掘地數尺,若陷穽然,龜趺乃見。 碑陽漫漶過半,陰殆全泐,後亡年月,不知何時立。 〖注:唐明皇開元二十三年頒《注道德經》,碑)(內有『廿三祀帝載』云云,情事正合。 〗碑右側刻匡城主簿王位之詩五言八十字,具有左司風格,字亦遒逸,蓋才而淪於下位者。 下列題名凡四人,同時與否,未敢決。 歲次庚辰,當是開元二十八年,是歲敕修宮宇,《唐書》無徵。 左側封丘主簿邢□詩,纔餘十數字,似不逮王作。 下列題名皆內使監修功德者,時在天寶元年,距開元廿八年僅二載,疑是一役久而未竟也。 」)。
宿枕依鄉館,天機斗覺清。 一聞山鳥語,瞥起野麋情。 峭木摇霜氣,疏泉曳玉聲。 簡書催俗駕,窗日兩竿明。
堂堂李杜壇,誰敢躡其址。 先生坐壇上,持鉞令餘子。 由來文字伯,不但表奏偉。 高懷淡無嗜,寓興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謗淹二始。 登臨意超然,筆落風雨似。 事異柳司馬,辛苦記山水。 樂哉邦無事,那待猛政理。 駕言慰吾民,不愧城門軌。 看山笑鄒湛,句外寄深旨。 巖樹閱幾客,尚餘堯時髓。 撫板歌公詩,未暇知餘事。
曾倚平山望遠峯,橋過真主昔回龍。 詞翻十事溫卿閲,句敵三都蜀嶺筇。 置驛家風羅四面,揮毫帥守角千鍾。 來歸肯作蕭閒伴,一誦新篇一起容。
西風策策翻葉鳴,錦機停梭人暗驚。 歸心欲附潮頭去,潮頭不肯到湓城。
得月山房夜夜秋,仲秋既望豈常儔。 狡移三穴雖明見,圓印千江恐暗投。 於我覆盆虛鏡面,爲誰飛轍碾雲頭。 吳兒不管團如璧,只唱彎彎照幾州。
淮南得道嶺南行,嶺上回頭作麽生。 傳得祖師心印了,鉢盂何必與人爭。
十里東風摇羽葆,高低遠近萬株松。 側身靠石牛揩癢,俛首穿林鹿護茸。 樵子登山雲裏過,詩僧採藥澗邊逢。 近傳有虎常來往,隔隴猶存舊脚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