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春歸人亦歸,風花撩亂撲征衣。 清香十里荼蘼路,零落珠幢對晚暉。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冠卿
待得春歸人亦歸,風花撩亂撲征衣。 清香十里荼蘼路,零落珠幢對晚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雙胡子著緋袍,一箇鬚多一鼻高。 相對廳前捺且立,自慙身品世間毛。
東風驛路馬蹄香,曉起行春到夕陽。 三月鶯啼花柳寺,幾家人住水雲鄉。 名山不用問樵字,清世何須憂廟廊。 且脫[綸巾](輪軒)(從《南雁蕩山志》改)隨洞客,紫簫吹月夜天涼。 (見民國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陽縣志》卷九五。 題下原注:「舊志。 」)(按:元㺷,《平陽縣志》作「元球」。 《十國春秋》卷八三本傳注云:「按《晉高祖實錄》、《十國紀年》作元球、元珦以罪誅,今從《吳越備史》、《九國志》作元㺷。 」今從其說。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引鄭思恭《崇禎南雁山志》。 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題作《游雁蕩山詩》,綸巾作輪軒。 )。
秋風鳴桑條,草白狐兔驕。 邯鄲飲來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鵰。 射殺空營兩騰虎,廻身却月佩弓弰。
花間春鳥語喈喈,道在其中動我懷。 紅艷幾時長久住,年年依舊看相挨。
余本丘壑人,失計蹈塵網。 軒冕忽韁鎖,風波若流蕩。 高羽顛宏羅,奔驂僨歸鞅。 衆僞緣境滋,千憂共身長。 進乏汗馬勞,居畏濡鵜賞。 力命頻遘迍,幽憂思獨往。 聞君集漢陰,遁世久忘象。 因溜爲鳴琴,憑巖作煙幌。 復有延陵季,亦善南趎養。 築宇近親仁,耕田或歌壤。 且言掛瓢處,一徑捫蘿上。 杳若御風遊,蕭蕭骨毛爽。 芝朮紛異苗,麏鼯結幽響。 老木森千尋,丹藤垂百丈。 洞谷答嘯歌,雲霞代鄰黨。 咨予倦遊者,緬邈期真賞。 之子幸我憐,試煩翦幽莽。 儻獲蝸牛居,即謝海禽饗。 時從漁父魚,聊植仙人杖。 漸脫區中緣,永託無生奬。
珠嶼小蠣圓带石,砮焦巨房深若盃。 吾鄉此味亦不惡,故人游宦盍歸來。
遠遯江湖上,端居風雨中。 紙新窗正白,爐暖火通紅。 籖帙方重整,聲形且細窮。 扶衰倘未死,更破十年功。
今朝五月五,粗言及細語。 會得也尋常,不會超佛祖。
壯年膚骨已清臞,老去支離轉不如。 二十七年扶病過,半緣躭酒半躭書。
師友於今說鄭鄉,親庭分付舊行藏。 但知職分宜棲棘,盡把聲名屬憇棠。 一字未曾緣薦墨,扁舟纔可著詩囊。 問津漁浦多西笑,獨爲萊衣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