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岸晴波蘸柳絲,一雙鸂鶒浴紅衣。 可憐陌上花開盡,不見魚軒緩緩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炎
拍岸晴波蘸柳絲,一雙鸂鶒浴紅衣。 可憐陌上花開盡,不見魚軒緩緩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葱嶺秋塵起,全軍取月支。 山川引行陣,蕃漢列旌旗。 轉戰疲兵少,孤城外救遲。 邊人逢聖代,不見偃戈時。
總是玲瓏竹,兼藏淺漫溪。 沙平深見底,石亂不成泥。 煙火遙邨落,桑麻隔稻畦。 此中如有問,甘被到頭迷。
病身佛說將何喻,變滅須臾豈不聞。 莫遣淨名知我笑,休將火艾[灸]浮雲。
長安近甸巡遊遍,洛陽尋有黃龍見。 千乘萬騎如雷轉,差差清蹕祥雲卷。 百司舊分當玉殿,太平官屬無遺彥。 歌鐘沸激香塵散,晨旗隱隱羅軒冕。 周公舊跡生紅蘚,瀍澗波光春照晚。 但聽嵩山萬歲聲,將軍旗鼓何時偃。
海燕雙飛意若何,曲梁嘔嘎語聲多。 茅檐不必嫌卑陋,猶勝吳宮爇爾窠。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漁](魚)潭,陰雲起龍窟。 峻屏夾澄[徹](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艦時邅迴,輕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鑑](鑒)毛髪。 寂寞[幾](榜)漁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嘯中夜發。 楓葉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綠可[染],積[翠](學)浮堪擷。 [峭]蒨每驚新,幽奇信誇絕。 稠[峰](峯)疊玉嶂,淺[浪](泿)翻殘雪。 石[燕](鷰)雨中飛,[塞](霜)鴻雲外別。(迴鴈峯) 泝洄已勞苦,覽[玩](翫)還愉悅。 鶴嶺訪胎仙([祁]陽縣白鶴[嶺]道士屈志静得仙處),𢈪(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陽𢈪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間[有]漁釣,山上多薇蕨。 無[以](公)佐雍熙,何如養疵拙。 安人苟有[積](績),撫己行將[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謝羈紲。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魚」二字原缺,據《輿地紀勝》卷五十六補。 )(《金石萃編》錄此詩缺誤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殘稿》卷三補錄此詩無缺,今據以校補。 瞿中溶跋云:李諒《湘中紀行》詩二十行,行三十字,正書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編》所載闕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誤作『勒』,『積翠』之『翠』誤作『學』,蓋搨本未精之故。 予遊浯溪,親督搨工椎打,所謂闕泐者一一皆可辨識,乃爲補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並不作『廎』,此唐人手筆,可見次山當本用『亭』字也。 )(〖1〗石刻詩後至題「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禦觀察處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諒,過此偶題,並領男穎同登覽。 」〖2〗《金石萃編》王昶按:「李諒,兩《唐書》無傳,《全唐詩》有其人,小傳稱諒字復言,三宰劇邑,再爲郡牧,終京兆尹,而不詳所牧何郡。 所載詩,便有《蘇州元日郡齊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詩一首,題下注云:『時長慶四年也。 』而不載此詩。 詩中缺泐,無從校補。 此詩題曰《湘中紀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經永州題此詩於𢈪亭者。 合而觀之,是諒先於長慶四年守蘇州,至此時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謂再爲郡牧者是已。 《蘇州元日》詩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長慶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則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穎。 諒之可見者祇此。 」)。
杼山多幽絕,勝事盈跬步。 前者雖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茲紆勝引,曾是美無度。 歘構三癸亭,實爲陸生故。 高賢能剏物,疏鑿皆有趣。 不越方丈間,居然雲霄遇。 巍峨倚脩岫,曠望臨古渡。 左右苔石攢,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猨狖,巢鳥來枳椇。 俯視何楷臺,傍瞻戴顒路。 遲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樹。
長安一夜雪,酒價湧朝市。 何人獨耐寒,翛然立庭砌。 盈盈竹間梅,靚粧欲誰媚。 冰肌與玉骨,似不勝風袂。 豐年貴三白,麟鳳敢稱瑞。 要令輿論協,庶遂我心慰。 春回在朝夕,枯荄動和氣。 尤憐麥蓋錦,秀發功必倍。 憂葵亦何爲,度日同度歲。 不如擁百城,陶然六經醉。
四月維夏天未暑,天台居民逃室處。 城中屨貴巷陌喧,城外號奴去村墅。 老癃扶杖少者趨,夫棄禾麻婦投杼。 肩隨足躡似同謀,色沮聲低咸偶語。 使君高車挽不止,誰其嗣之保閭里。 攀轅卧轍豈留行,遮道填門寧足恃。 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頭有船艤。 我聞此語良足聽,呼使來前陳本始。 吾州使君能靜治,千里無虞安獄市。 澄之不清擾不濁,盡道使君心似水。 昔襦不足今袴餘,良藥千金補瘡痏。 黄屋近駐錢塘城,願說政平並訟理。 從今更借二三年,增秩賜金書用璽。 我言此語爾未思,有大於此爾何知。 入爲三公自故事,天台美稱公是宜。 德澤但可施一州,潤及九里寧獨私。 携持却看祖道盛,送車百兩多旌麾。 爭先勸飲接殷勤,玉酒湛湛皆盈巵。 使君千觴亦未醉,更聽小儒前致詞。 嗟予待次七閩郡,法式規模知吏師。 忘年屈勢待我厚,歲月易得今再期。 送公去郡情更惡,人送作郡知何時。
樓迥支筇久,庭閒轉榻頻。 松衰無直幹,竹好但新筠。 漫仕慚逋客,躬耕羨野人。 可能千里意,端的爲吳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