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子長見招韻四首 其三

〔宋朝〕 袁說友

清游已恨朞年別,勝處能消一日情。 莫對浮山無好語,相逢草木有佳聲。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歌

    漢水至清泥則濁,松枝至堅蘿則弱。 十三女兒事他家,顏色如花終索寞。 蘭生當門燕巢幙,蘭芽未吐燕泥落。 爲姑偏忌諸嫂良,作婦翻嫌壻家惡。 人生照鏡須自知,無鹽何用妬西施。 秦庭野鹿忽爲馬,巧僞亂真君試思。 伯奇掇蜂賢父逐,曾參殺人慈母疑。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聞善交無爾汝,讒口甚甘良藥苦。 山雞錦翼豈鳳凰,隴鳥人言止鸚鵡。 向栩非才徒隱竈,田文有命那關戶。 犀燭江行見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樂生東去終居趙,陽虎北轅飜適楚。 世間反覆不易陳,緘此貽君淚如雨。

    李端 唐宋诗
  • 七夕賦詠成篇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 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牀。

    沈叔安 唐宋诗
  • 遊鴈蕩

    東風驛路馬蹄香,曉起行春到夕陽。 三月鶯啼花柳寺,幾家人住水雲鄉。 名山不用問樵字,清世何須憂廟廊。 且脫[綸巾](輪軒)(從《南雁蕩山志》改)隨洞客,紫簫吹月夜天涼。 (見民國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陽縣志》卷九五。 題下原注:「舊志。 」)(按:元㺷,《平陽縣志》作「元球」。 《十國春秋》卷八三本傳注云:「按《晉高祖實錄》、《十國紀年》作元球、元珦以罪誅,今從《吳越備史》、《九國志》作元㺷。 」今從其說。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引鄭思恭《崇禎南雁山志》。 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題作《游雁蕩山詩》,綸巾作輪軒。 )。

    錢元㺷 唐宋诗
  • 頌古一百則 其一六

    是與不是,好看棬。 似抑似揚,難兄難弟。 縱也彼既臨時,奪也我何特地。 金錫一振太孤標,繩床三繞閑遊戲。 叢林擾擾是非生,想像觸髏前見鬼。

    釋正覺 唐宋诗
  • 頌古一百則 其三三

    浪汲初昇,雲雷相送,騰躍稜稜看大用。 燒尾分明度禹門,華鱗未肯淹虀甕。 老成人,不驚衆,慣臨大敵初無恐。 泛泛端如五兩輕,堆堆何翅千鈞重。 高名四海復誰同,介立八風吹不動。

    釋正覺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六一

    曹洞宗乘,老難發興。 秋波摇眼角,春雪點眉稜。 一步跨空劫,孤心相續燈。 西母之桃兮秀結三千年實,北冥之鯤兮蛻翔九萬里鵬。 珊瑚枝枝撐著月,出格雲門跛脚僧。

    釋正覺 唐宋诗
  • 哀湯與立父 其一

    薄俗久不競,丘園多逸民。 聞君輕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夢苕溪曉,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濱。

    王之道 唐宋诗
  • 句 其一一二

    顧我於茲詩有興。

    釋曉瑩 唐宋诗
  • 薌林閒居 其一

    薌林蒼翠甚,極目可□詩。 梅子風前落,杏花雨後移。 清溪過半郭,孤月隠疏籬。 寂寂雲山外,蕭然獨自知。

    鄭樵 唐宋诗
  • 偈頌二十九首 其一五

    如來禪,祖師意。 絕承當,只這是。 破草鞋,汗臭氣。 熱碗鳴,馿豚沸。 也大奇,不思議。 分明在目前,今古應無墜。 佛滅二千年,比丘少慚愧。

    釋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