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蓋迴蘭坂,宸襟佇柏梁。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徧春光。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敬玄
飛蓋迴蘭坂,宸襟佇柏梁。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徧春光。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 君王春愛歇,枕席涼風生。 怨咽不能寢,踟躕步前楹。 空階白露色,百草寒蟲鳴。 念昔金房裏,猶嫌玉座輕。 如何嬌所誤,長夜泣恩情。
藏頭不復見時人,愛此雲山奉養真。 露色點衣孤嶼曉,花枝妨帽小園春。 時攜幼稚諸峰上,閑濯眉須一水濱。 興罷歸來還對酌,茅檐挂著紫荷巾。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廣庭飛雪對愁人,寒谷由來不悟春。 却笑山陰乘興夜,何如今日戴家鄰。
地偏坊遠巷仍斜,最近東頭是白家。 宿雨長齊鄰舍柳,晴光照出夾城花。 春風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爐一椀茶。 能到南園同醉否,笙歌隨分有些些。
避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 桂香浮半月,蘭氣襲回風。 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 佇將文綺色,舒卷帝王宮。
風杪影凌亂,露輕光陸離。 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 道樹千花發,扶桑九日移。 因山成衆像,不復藉蟠螭。
君山南面浪連天,一客愁心兩處懸。 身逐片帆歸楚澤,魂隨流水向秦川。 月回浦北千尋雪,樹出湖東幾點煙。 更欲登樓向西望,北風催上洞庭船。
嵓□□□萬木中,□□特地一枝紅。 擬攀叢棘□寥寂,□□□香感細風。 (見陸心源《吳興金石記》卷四。 《吳興金石記》云此詩在顧渚山,詩前有序,已殘泐,錄如次:「□於□□□□爲大中五年刺史樊川杜牧奉貢訖事季春□休來□□□七言。 」詩及序又見《兩浙金石志》卷三,但殘泐更甚,詩中第二句「特地」作「時池」,似誤。 )(《吳興金石記》陸心源案畧云:「拓本高一尺三寸,廣二尺三寸,字徑二寸,……談錀《吳興志》:牧於大中四年十一月授湖州刺史。 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遺愛塞路。 公退之餘,登臨賦詠,碧瀾消暑,俱有留題。 蓋亦不知顧渚之有詩刻石也。 《樊川集》亦未收。 」)。
染露金風裏,宜霜玉水濱。 莫嫌開最晚,元自不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