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筆與造化爭,壁上蟠屈蒼龍形。 爪牙鱗角俱崢嶸,苦猶未點雙眼睛。 旁人駭見疑其故,古鑰神機公自露。 龍眼已空睛更具,吐霧噴雲恐飛去。 人初不以公爲然,嘗試點之龍形全,疾雷破壁龍上天。 吾骨雅似龍偃蹇,眼高已去天不遠,變化猶須公一點。
无
其他无
〔宋朝〕 曾丰
張公筆與造化爭,壁上蟠屈蒼龍形。 爪牙鱗角俱崢嶸,苦猶未點雙眼睛。 旁人駭見疑其故,古鑰神機公自露。 龍眼已空睛更具,吐霧噴雲恐飛去。 人初不以公爲然,嘗試點之龍形全,疾雷破壁龍上天。 吾骨雅似龍偃蹇,眼高已去天不遠,變化猶須公一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濘非一時,版築勞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 白馬爲鐵驪,小兒成老翁。 哀猿透却墜,死鹿力所窮。 寄語北來人,後來莫悤悤。
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 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 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 步隨青山影,坐學白塔骨。 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 欲問師何之,忽與我相別。 率賦贈遠言,言慙非子曰。
夫婦生五男,幷有一雙女。 兒大須娶妻,女大須嫁處。 (「處」,項楚校爲「去」。 )戶役差耕來,(「差耕」,伯三七二四卷作「差科」。 )棄拋我夫婦。 (「拋」,伯三七二四卷作「挽」。 )妻即無裙祓,(「裙祓」,伯三七二四卷作「褐被」。 袁賓校「裙被」。 )夫體無褌袴。 父母俱八十,兒年五十五。 當頭憂妻兒,(「憂」,伯三七二四卷作「養」。 )不勤養父母。 渾家少糧食,尋常空餓肚。 男女一處生,(「生」,伯三七二四卷作「坐」。 「處」,項楚校作「出」。 )却似餓狼虎。 粗飯衆厨飡,美味當房傳佉。 (「佉」,伯三七二四卷作「棄」,張錫厚改作「去」。 )努眼看尊親,只覓乳食處。 少年生平又,(「平又」,伯三七二四卷作「夜□」,張錫厚改作「夜樂」,項楚校爲「夜叉」。 )老頭自受苦。 。
路入長安處處同,斷橋絕港自相通。 地高何羨三公貴,境樂那知四壁空。 萬象森羅皆拱北,百川曲折定趨東。 懶從宦達如曾閔,也有芳猷到不窮。
螺頭已荷兼三和,鳯髓何須貴八珍。 多謝邦君憐不飲,只將詩句巧争新。
烟冥露重霜風號,聲悲色慘侵征袍。 據鞍顧盼度沙磧,縱橫白骨餘殘燒。 舉鞭遲留問田父,彼將欲語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據此,老夫父子服弓刀。 將軍下令起丘甲,法嚴勢迫無所逃。 攻城奪險數十戰,民殘兵弊夷梟巢。 當時二子沒於陣,老夫幸免甘無聊。 匹夫僭亂起阡陌,禍延千里俱嗷嗷。 官私所殺盡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餘將軍封萬戶,士卒戰死埋蓬蒿。 至今野火遍昏黑,天陰鬼哭聲嘈嘈。
老夫病起日支離,幽事關心只自知。 社近鄰翁饋新釀,客歸童子拾殘棋。 功名已付來生了,筆墨尤非晚歲宜。 餘習可憐除未盡,移花引水伴兒嬉。
開歲大雪如飛鷗,轉盼已見平簷溝。 村深出門風裂面,况復取醉湖邊樓。 從來春雪不耐久,卧聽點滴無時休。 去年久旱綿千里,犁不入土蝗蟲稠。 今年冬春足膏澤,天意似欲滋農疇。 豈惟養豬大作社,更賣寶劍添耕牛。
儀圖登俊煩玉音,何人望傾英俊林。 比喜諸公挽此傑,正復寶鼎薦汾陰。 楚珩趙璧希代寶,丹地紫閣五雲深。 論思調虞要無迹,安用夫人知格心。
練湖四十里,往往半徐州。 巨浸膏千畝,餘波濟萬艘。 回旋迷宿鳥,浩蕩狎飛鷗。 父老相迎問,猶懷旱暵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