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懷在伯三首 其一

〔唐朝〕 趙蕃

沅水與湘水,合流俱洞庭。 如何君於我,迺隔影與形。 滄江鷗鷺野,深林蘭蕙馨。 含章斯發發,遂性逐冥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大子夜歌二首 一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 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陸龜蒙 唐宋诗
  • 寄高雲

    南徐風日好,悵望毘陵道。 毘陵有故人,一見恨無因。 獨戀青山久,唯令白髮新。 每嫌持手板,時見著頭巾。 煙景臨寒食,農桑接仲春。 家貧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勞心憶攜手。

    皇甫冉 唐宋诗
  • 京口懷古

    大江橫萬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聲險,蒼蒼天色愁。 三方歸漢鼎,一水限吳州。 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

    戴叔倫 唐宋诗
  • 斜路行

    世間娶容非娶婦,中庭牡丹勝松樹。 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馬奔車逐斜路。 斜路行熟直路荒,東西豈是橫太行。 南樓彈弦北戶舞,行人到此多回徨。 頭白如絲面如繭,亦學少年行不返。 縱令自解思故鄉,輪折蹄穿白日晚。 誰將古曲換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

    王建 唐宋诗
  • 蛺蝶行

    東園宮草綠,上下飛相逐。 君恩不禁春,昨夜花中宿。

    盧頻 唐宋诗
  • 緣識 其二

    自家未達莫來看,解者衆生真是漢。 世塗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天覺因明凡聖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我見人見衆生見,菩薩行持終不憚。 離貪嗔,絕情欲,定相安然無反覆。 從頭法歸鎮長開,鬰鬰黄花生翠竹。 天高地廣遍周遊,十方妙色能照燭。 七寶山高三界中,拔去浮雲沈水淥。 離他一念是因緣,珍重賢聖皆知足。

    宋太宗 唐宋诗
  • 道出襄城遇大風于野

    此路前聞七聖迷,風霾終日暗天涯。 心如摇旆頭如葆,却羨枯桑了不知。

    宋庠 唐宋诗
  • 簡文帝

    青絲白馬渡江來,宮殿酣酣盡委灰。 不解開門納桃棒,空悲明鏡不安臺。

    王十朋 唐宋诗
  • 晦日會于六客堂者十二人

    湖山清絕多佳士,暇日壺觴得共携。 堂上合成前後客,詩中分得建除題。 不容閏位參卿月,坐覺巫山在霅溪。 麟閣功名屬公輩,老夫惟願把鋤犁。

    王十朋 唐宋诗
  • 留姜山怡雲見訪二絕并呈李磐庵文授 其二

    天遣今年到五夫,還如雪後望西湖。 磐庵老子今詩伯,紅葉盈庭許屢書。

    釋寶曇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