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煙山濛濛,暮靄山羃羃。 窮日作山行,而不見山色。 投昏宿此舍,乞曉動前轍。 歸夢遶家山,灘頭有輕檝。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朝煙山濛濛,暮靄山羃羃。 窮日作山行,而不見山色。 投昏宿此舍,乞曉動前轍。 歸夢遶家山,灘頭有輕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香火一爐燈一醆,白頭夜禮佛名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郤縠詩書將,銜恩赴梓州。 遶身垂印綬,護馬執戈矛。 劒閣和銘峭,巴江帶字流。 從來皆惜別,此別復何愁。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迴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魏宮薛家女,秀色傾三殿。 武帝鼎湖歸,一身似秋扇。
試問朝中爲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 一壺美酒一爐藥,飽聽松風白晝眠。
惆悵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雲。 不教布施剛留得,渾似初逢李少君。
元墓石稜稜,寒雲晚景凝。 空悲虎溪月,不見應門僧。 (《太平寰宇記》卷一一一《江州》。 )(按:《廬山記》卷四、《萬首唐人絕句》卷九五、《全唐詩》卷八一○收此詩爲僧靈澈作。 按《全唐詩》卷七五○李中有《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國子監》詩,相里秀才即相里宗,身份、地點皆合,可知其爲南唐人。 《太平寰宇記》稱此詩爲「南進士相里宗題詩」,此書作者樂史爲南唐入宋之人,又爲江西人,其說當可信。 )。
殘暑侵人畏汗霑,清秋乍見月纖纖。 自燒熟火添香獸,旋把寒泉注硯蟾。 佳客誤占螢入戶,遠書空喜鵲鳴簷。 悠然獨對清燈卧,誰念柴門老病兼。
古郡見郎山,海雲遮一半。 陽烏出滄波,光彩臨硯桉。 小吏抱牘來,磨墨爲點竄。 豈以島嶼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專斷。 是恐繆其才,民勞乃生亂。 辛勤雖然多,魚蟹莫知筭。 夜月上蓬瀛,偷閒舉杯看。 因行計較足,少別休興歎。
相知何必舊,我輩正鍾情。 老去難爲別,詩來愈覺清。 舟虛和雪載,水淺過灘平。 一路俱佳境,收歸五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