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我行溧陽得楊子,何止國士天下士。 大科異等非謾狂,筆頭真有三萬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歎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過,阮籍詠懷何念深。 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遊仍禮貌。 雖然前聖亦有云,善與不善分惡好。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我行溧陽得楊子,何止國士天下士。 大科異等非謾狂,筆頭真有三萬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歎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過,阮籍詠懷何念深。 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遊仍禮貌。 雖然前聖亦有云,善與不善分惡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宮蘭非瑤草,安得春長在。 迴首春又歸,翠華不能待。 悲風生輦路,山川寂已晦。 邊恨在行人,行人無盡歲。
杳杳諸天路,蒼蒼大滌山。 景輿留不得,毛節去應閒。 相府舊知己,教門新啓關。 太平匡濟術,流落在人間。
雷霹靂,樹木及諸般。 若在彼軍營寨上,天威殺氣我難當,移寨始爲安。
釐席思賢久,公車下詔新。 金酬燕市骨,蒲裹漢家輪。 署行鄉論秀,觀光國有賓。 臺招能賦客,關識賣符人。 三府催偕計,諸儒待聘珍。 掞天持筆距,連袂照袍銀。 丹穴皆來鳳,靈淵羣躍鱗。 請行多下客,答策有平津。 榮路爭高足,孤生最濫巾。 一鳴方及旦,六律肯遺春。 類鵠猶煩刻,成龍不懼真。 縱無清夜誦,猶繼壤歌民。
儁輔西還玉體痊,銀臺歸興且陶然。 談經寶序常迎日,膝席清司最近天。 君拂翠緌朝右貴,我驚華髮鑑中鮮。 洛都巴俚雖求舊,莫累陽春一種傳。
少室山前風過耳,九年人事隨流水。 若還不是弄潮人,切須莫入洪波裏。
鼇分雙島江心寺,鷁散連檣海面舟。
穀雨都無十日間,落紅棲草已斑斑。 曉烟未放屋頭樹,春漲欲浮天際山。 翠蓋縈風沉遠坂,漁舟驚浪落前灣。 鍾聲認得林邊寺,歲歲籃輿獨往還。
春事倏已晚,飛花送啼鶑。 長安三月三,水邊盡傾城。 緬懷杜陵老,感之見歌行。 青鳥忽飛去,素鱗盤水精。 往事誰復識,夢繞白玉京。 朅來官閩陬,江湖渺餘情。 嘉節閉門卧,客愁隨日生。 風光入樽酒,使我嗟獨傾。 良友慰寂寞,惠然成會并。 金枝三雋才,千里未可程。 王郎烏衣舊,高論玉麈橫。 相逢寄觴詠,樂此天氣清。 不知山陰會,絕唱疇能賡。 庭隅有幽花,粲若萬玉纓。 好風亦知人,微月相與明。 蕭蕭城東路,頗復歌吹聲。 景物正自佳,天涯意難平。 不須恨陳迹,且用催詩成。
昔聞退之與東野,相與結交賤微時。 孟不改貧韓漸貴,二人情契都不移。 韓無驕矜孟無靦,直以道義爲己知。 我今與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爲。 北都健兒昨日至,扣門乃是所遺詩。 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詠蟠桃枝。 盛衰開落感殘杏,暮春無事羨游絲。 班班鳩鳴忽懷念,一掃十幅無閒辭。 洛川花圖多品目,鬭新爭巧始可疑。 讀書又憶石夫子,似蠶作繭誠有之。 鎮陽歸夢北潭北,吟此八章誰謂癡。 最後有文弔尹子,壽夭難問信所悲。 共書大軸許傳玩,一日百展曾忘疲。 報君亦欲齎滿軸,恐費紙墨令人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