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方同祭祀齋,忽驚繭紙一詩開。 從今儻使親餘論,願戒譍門許數來。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山寺方同祭祀齋,忽驚繭紙一詩開。 從今儻使親餘論,願戒譍門許數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簷楹。
作吏無能事,爲文舊致功。 詩標八病外,心落百憂中。 拜別登朝客,歸依鍊藥翁。 不知還往內,誰與此心同。
朝纓初解佐江濆,麋鹿心知自有羣。 漢囿獵稀慵獻賦,楚山耕早任移文。 臥歸漁浦月連海,行望鳳城花隔雲。 關吏不須迎馬笑,去時無意學終軍。
戛戛復差差,一叢千萬枝。 格如僧住處,栽得吏閑時。 筍自廳中出,根從府外移。 從軍無宿例,空想夜風吹。
江上閑衝細雨行,滿衣風灑綠荷聲。 金騮掉尾橫鞭望,猶指廬陵半日程。
長憶尋師處,東林寓泊時。 一秋同看月,無夜不論詩。 泉美茶香異,堂深磬韻遲。 鹿馴眠蘚徑,猨苦叫霜枝。 別後音塵隔,年來鬢髮衰。 趨名方汲汲,未果再遊期。
□□□□料,並是天斟酌。 貯積擬孫兒,論時幾許錯。 死活並由天,貧富□□□,□(陳補「己」字)餓畏兒飢,從頭少一杓。 (以上皆見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後列寧格勒分所藏敦煌寫卷,卷末題:「大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詩一百一十首,沙門弘忍寫之記。 」寫卷前半不存。 轉錄自《敦煌學》第十二輯〖一九八七年出版〗刊陳慶浩《法忍抄本殘卷王梵志詩初校》。 所據爲蘇聯藏列一四五六卷。 另參項楚《列一四五六號王梵志詩殘卷補校》。 又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補遺》收七首殘詩,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卷三錄《迴波樂》七首、《隱去來》二首,附收詩七首,今均取以參校。 )。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不知舊行徑,初拳幾枝蕨。 三載夜郎還,於茲鍊金骨。
聞道隆庭竹滿園,許分蒼翠長兒孫。 看看冬盡無消息,始信壯周是寓言。
殘漏鼕鼕急,明星磊磊高。 一從安枕卧,無復攬衣勞。 熨斗生晨火,熏籠覆緼袍。 一杯山藥酒,紅日滿亭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