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 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 送君帳下衣裳白,數尺墳頭栢樹新。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籍
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 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 送君帳下衣裳白,數尺墳頭栢樹新。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 玉劒浮雲騎,金鞍明月弓。 鬬雞過渭北,走馬向關東。 孫賓遙見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誰論萬里功。 將軍下天上,虜騎入雲中。 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 橫行徇知己,負羽遠從戎。 龍旌昏朔霧,鳥陣卷寒風。 追奔瀚海咽,戰罷陰山空。 歸來謝天子,何如馬上翁。
客從巴硤度(水渡)[二],傳子(爾)訴(泝)行舟。 是日風波濟(霽)(蔣云「濟」有「止」意,《莊子》、《淮南子》中均有〖風濟〗的用法,不必改。 ),高塘(堂)[三]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渌(綠)水向荆州。 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皎然《詩式》卷三引「青山滿蜀道,渌水向荆州」二句,作「崔顥《別人》」。 )([一]按原卷載詩三首:一《綵雲篇》,二《度巴峽》,三《秋夜泊江渚》。 第一首題下有李邕名。 檢《全唐詩》第一第三兩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詩題作「詠雲」,第三首殘。 [二]按此詩見《全唐詩》二函九冊,謂爲崔顥作,題作『贈盧八象』。 故此據敦煌卷先用互著例載入李邕,然後據《全唐詩》校其異文,凡九事。 茲作說明於第一事下。 [三]俞云:「『高塘』應作『高唐』,兩本俱誤。 」)。
綠陰寒食晚,猶自滿空園。 兩歇芳菲白,蜂稀寂寞繁。 一枝橫野路,數樹出江村。 悵望頻回首,何人共酒尊。 (《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梨部》(見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九《梨花》。 「蜂稀」,《全芳備祖》作「蜂聲」。 )。
嚴駕發滄浪,行樂從所之。 方諸款青童,隠景朝鬰儀。 流金戒前導,玉節紛萎蕤。 運策乘飛電,揚旌耀彩霓。 斑龍承倒景,蠖略翔紫微。 命我發金策,受事臨西垂。 白帝啟真籙,斟酌合四時。 解带清商館,置酒璇淵池。 高酣發空謠,羣響凄以悲。 海水變蒼陸,翻覆如奕棋。 咄叱紅塵子,役役何所爲。
藕花爽約約寒梅,開遍南枝尚未來。 今日有人傳尺素,却云直待海棠開。 若賞海棠猶未晚,回頭便見春風轉。 只恐君無必信言,守到此時還更展。
西風城郭尚炎威,竟日琴尊歷翠微。 紅盡秋林楓正落,凉生晚寺雨初飛。 相從歲月交情舊,此去塵埃會面稀。 往事惟餘故侯塚,白楊衰草露霑衣。
急雨初過天宇濕,大星磊落纔數十。 饑鶻掠簷飛磔磔,冷螢墮水光熠熠。 丈夫無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劍鋒澀。 徘徊欲睡復起行,三更猶凭闌干立。
危磴盤紆上翠微,倚天樓觀碧参差。 雨來海氣先横騖,風惡松柯盡倒垂。 孤鶻歸巢翅翎重,斷鴻覔伴語聲悲。 人間萬事難禁老,醉撫闌干欲暮時。
偶從山寺賞春還,問訊名花已破慳。 清絕比梅加馥鬰,丰容似菊更妖嫻。 碧雲重憶尊前句,紅纈遥思醉後顔。 寒食清明祇旬日,綠齋芍藥待君攀。
旬時織女渡銀潢,付與天孫紫錦囊。 又向素娥圓滿後,懸知丹桂異時香。 金魚玉带傳家舊,犀果銀錢照坐光。 鶴髮含飴天下樂,百年重慶侍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