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詞雄亦淺聞。 自得正心誠意論,始知天未喪斯文。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阮
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詞雄亦淺聞。 自得正心誠意論,始知天未喪斯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 天子矜憐不忍殺,詔徙東南吳與越。 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身被金創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驛。 朝餐飢渴費杯盤,夜臥腥臊汚牀席。 忽逢江水憶交河,垂手齊聲嗚咽歌。 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問,欲說喉中氣憤憤。 自云鄉管本涼原,大曆年中沒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繫毛帶。 唯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 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 蕃候嚴兵鳥不飛,脫身冒死奔逃歸。 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 驚藏青冢寒草疎,偷渡黃河夜冰薄。 忽聞漢軍鼙鼓聲,路傍走出再拜迎。 游騎不聽能漢語,將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東南卑濕地,定無存卹空防備。 念此吞聲仰訴天,若爲辛苦度殘年。 涼原鄉井不得見,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爲蕃虜。 早知如此悔歸來,兩地寧如一處苦。 縛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耕鑿連雲磴,蹄痕見福衡。 泣天伸養志,喘月藉留名。 紀鳯儀同美,歌麟趾歧榮。 勝遺方寸地,風動後人耕。 (以上三詩均見《江上詩鈔》卷一。 )(望按:顧季慈心求輯《江上詩鈔》卷一收魏璞詩五首,其一《奉和皮襲美悼鶴》,其二《又奉和襲美一首》。 二詩《全唐詩》收之,惟「璞」作「朴」。 小傳云:「魏朴字不琢,毘陵人。 詩二首。 」又按《全唐詩》皮日休卷有《五貺詩》幷序。 序云:「毘陵處士魏不琢,氣真而志放,居毘陵凡二紀,閉門窮學」云云。 又有《寄毘陵魏處士朴》一首,他詩詩題又有「毘陵魏不琢處士」之語。 又《全唐詩》陸龜蒙卷有《奉和襲美目前魏處士五貺詩》及《和襲美寄毘陵魏處士朴》等詩,可相參閱。 )。
細彈防事水,短藝戒時香。 。
誰言無路出塵氛,丹竈初聞一語真。 窗外未堆千嶂玉,坐中先盎一壺春。
野性無端喜種花,吾兄得得贈山茶。 鶑聲老後移雖晚,鶴頂丹時看始嘉。 雨葉鱗鱗成小蓋,春枝艷艷首羣葩。 自慚欲報無瓊玖,來徃同看本一家。
舊矣聞名熟,欣然識面初。 只求一轉語,不用五車書。 出屋茶烟密,臨溪樹影疎。 地偏吾所愛,庭草不須鋤。
僧院軒窗酒市樓,過門自入不須留。 恰來竹下尋棋局,又向沙邊上釣舟。 詩放不能諧律呂,書狂猶足走蛟虯。 秦碑禹窆風烟外,一吊興亡萬古愁。
度夏今年未覺難,那知秋熱政無端。 晚林不動蟬聲苦,蟬亦無風可得餐。
東城謾祀漢蒼梧,南楚空憐屈大夫。 何似賢才徧中外,自然朝野足歡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