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昇天上五峯青,龍住山中九疊屏。 知有洞門藏水底,倚闌吾欲跳清泠。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阮
鸞昇天上五峯青,龍住山中九疊屏。 知有洞門藏水底,倚闌吾欲跳清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爾室何不安,爾孝無與齊。 一言應對姑,一度爲出妻。 往轍才晚鐘,還轍及晨雞。 往還跡徒新,很戾竟獨迷。 娥女無禮數,污家如糞泥。 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爲啼。 如何天與惡,不得和鳴棲。
阮肇迷仙處,禪門接紫霞。 不知尋鶴路,幾里入桃花。 晚樹陰搖蘚,春潭影弄砂。 何當見招我,乞與片生涯。
閑行閑坐藉莎煙,此興堪思二古賢。 陶靖節居彭澤畔,賀知章在鏡池邊。 鴛鴦著對能飛繡,菡萏成羣不語仙。 形影騰騰夕陽裏,數峰危翠滴漁船。
三度曾經游此地,從緣權順世間情。 登山雖有謝安志,遁迹慚無慧遠名。 翠疊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徑竹新成。 莫言去住關懷抱,雲本無心水自清。 (見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綫裝鉛印本。 )(〖1〗張靖龍云:永明即延壽。 清釋際祥《淨慈寺志》〖《武林掌故叢編》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壽禪師山居詩》,吳越僧延壽撰」等語。 卷十八明人李日華山居詩序中記載了永明山居詩的刻本來源,序後附錄佛國山人黃樹穀《集山居詩絕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壽禪師詩句。 」其詞句與懺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詩後附載和詩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嘗居南屏,賡和《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詩》,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詩》。 古春云:「永明壽禪師有詩六十九首,慶壽獨庵從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覺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見《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壽山居詩其二韻。 又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續編》載元代天台高僧無見先覩《和永明禪師〖山居詩〗韻》六十九首,步韻甚嚴。 從永明山居詩的內容來看,也屬智覺延壽所作無疑。 詳細考證參見拙作《延壽及其佚詩》,載《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續藏經》本宋釋文沖《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末附延壽著作總目,有《山居詩》一卷,當即指以上所錄諸詩。 此書所錄延壽所作詩尚有《詩讚》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吳越唱和詩》一卷、《光明會瑞應詩》一卷、《供養石橋羅漢一十會祥瑞詩》一卷、《雜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 )。
少室山前風過耳,九年人事隨流水。 若還不是弄潮人,切須莫入洪波裏。
絕巘稜層面勢尊,老人岩洞更連軒。 何時鑿出青雲路,盡日高開碧玉門。 靜照井閭森寶秘,靈摩星斗弄清溫。 直須賦有神仙骨,便好飛騰向上奔。
白白紅紅不直錢,吹風吹雨逼殘年。 種桃自是非君子,指李渠能著老仙。
豐草茂林皆綠野,不論韋弁與貂蟬。 但能真得箇中趣,何必功名如昔賢。
世事無窮膏火煎,羈魂病骨久羸然。 覺時不及夢差樂,死去始嗟生可憐。 慷慨知非請纓日,推移忽及挂冠年。 揚帆海浦差强意,卧看秋濤蹴遠天。
騏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 終當至高衢,尚苦泥行恥。 今歸雨濛濛,嘶鳴欲何止。 乃念彼名駒,近在清川涘。 他日見騰驤,駑櫪此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