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 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籍
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 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 纔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 只應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古原南北舊蕭疎,高木風多小雪餘。 半夜病吟人寢後,百年閑事酒醒初。 頻招兄弟同佳節,已有兵戈隔遠書。 肥馬王孫定相笑,不知岐路厭樵漁。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 已經顏索寞,漸覺鬢凋殘。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恐君渾忘却,時展畫圖看。
華頂高峯接太虛,承攀琪樹賦垂珠。 當時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無。 (見明陶宗儀《古刻叢鈔》,與元孚詩同刻一石。 )(案詩原署「中散大夫行台州司馬賜魚袋王謩幷書」。 又刻後紀「唐大中九年歲次乙亥八月丁丑朔六日壬午重題,以紀他年之事」,共廿六字。 )。
心欲專,鑿石穿。 (《遊仙窟》)。
汩汩山源水,分流去若馳。 有聲知尚淺,得勢轉徂卑。 葦棘連荒浦,魚蝦聚小泜。 起予湖海興,惆悵念前期。
末俗事浮競,夫君志不移。 至誠閭里化,純孝冕旒知。 恬養方安命,騫騰未濟時。 一朝埋玉樹,空使萬人悲。
自小弄絲來,驚多去復回。 沙頭晚風起,波上夕陽開。
風采儀三院,循良著六州。 譽高青瑣闥,名動紫雲樓。 經世餘閎議,興邦閟遠猷。 君王問黄髮,柱石可能留。
富貴多爲居養移,田家作苦記農時。 亭名多稼非無意,後代兒孫却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