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文采異常流,却使閑身不自由。 永日翠籠相並睡,豈無魂夢到滄洲。
无
其他无
〔宋朝〕 徐照
一身文采異常流,却使閑身不自由。 永日翠籠相並睡,豈無魂夢到滄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寶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踴。 亭亭巧於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峯巒眼前聳。 槎枒矛戟合,屹仡龍蛇動。 煙泛翠光流,歲餘霜彩重。 風朝竽籟過,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鮮妍,修莖無擁腫。 節高迷玉鏃,籜綴疑花捧。 詎必太山根,本自仙壇種。 誰令植幽壤,復此依閑冗。 居然霄漢姿,坐受藩籬壅。 噪集勌鴟烏,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倫聽,非安子猶寵。 威鳳來有時,虛心豈無奉。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云萬竹與千棃。 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 敢歎臨行殊舊境,惟愁後事劣今時。 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
建造上方藤影裏,高僧往往似天台。 不知名樹簷前長,曾問道人巖下來。
醉臥夜將半,土底聞雞啼。 驚駭問主人,爲我剖荒迷。 武湯東伐韋,固君含悲悽。 神奪悔悟魄,幻化爲石雞。 形骸僅盈寸,咿喔若啁蜺。 吾村耕耘叟,多獲於鋤犂。
坤所載,乾所幬,象與形,孰朕兆? 緯五行,環二曜,流百川,何浩浩。 四海晏,九河導,峙而山,亦多號。 神有嶽,山有嶠,粤廟(一作「天」)壇,稽(一作「極」)道妙。 巉孤崢(一作「撐」),未易到,日出沒,見遺照。 偃東西,絕海徼,倐光怪,來熠耀。 大龍燭,細螢爝,不恆出,赴感召。 笙嘹喨,鶴窈窕,羽人路,屯其要。 青螺堆,玉簪峭。 左參井,右丹竈,揭清虛,不二竅。 昔王人,往昭告,始軒轅,末徽廟。 接柴望,咸親燎,莽刼灰,起天燒。 摧棟宇,失朱縹。 羣鹿逐(一作「豕」),雜蓬藋。 予何爲,一來弔,必勝廢,乃大造。 聖之作,賢者紹,矧玄元,語秘奧。 探愈遠,理益耀,徵是理,萬有耗。 文雖徑(一作「怪」),實非剽,庶今來,永爲詔。 (《全蜀藝文志》二三、《十國春秋》五七)(〖1〗《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迹記》末附錄此詩,署「齊人杜仁傑撰」,末署「至元二十六年五月□日」。 至元爲元代年號。 臺灣學者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有杜仁傑小傳云:「杜仁傑,字仲梁,號止軒,原名之元,字善夫,濟南長清人。 金末隱內鄉山中。 至元中屢徵不起。 」爲綜合多種資料編成。 姓名、籍貫、時代皆相符,是詩應即此人所作。 《十國春秋》卷五七云其爲孟知祥時人,不詳所據。 宋前典籍中無此記載。 作五代人恐誤。 詩姑仍存,俟續考定。 )。
夢寐思賢願與齊,一麾來守浙江西。 星躔舊識尚書履,玉府曾親太一藜。 天遣門生依坐主,心隨峽水注苕溪。 邦人異日談遺事,名姓應同六客題。
小雨不成雪,凍雲猶沒山。 若無官事縛,聊傍野僧閒。 濁酒間何闊,清遊阻且艱。 相看成冷淡,得句不空還。
昨日茱萸未苦香,今朝籬菊頓然黄。 浮英泛蕊多多著,舊酒新醅細細嘗。 節裏且追千載事,鬢邊管得幾莖霜。 正冠落帽都兒態,自笑狂夫老不狂。
綠簑青笠舟一葉,黄麻紫誥言如綸。 君扶日月行黄道,我向江湖作散人。
鬢花臂絲盤艾虎,佳人競云作重午。 菖蒲細縷來泛巵,快意酒行何用數。 忽憶當年楚三閭,他愁我樂意何如。 不識好惡類如此,世間俗物爭奈渠。